比如《观刈麦》中的那个抱着孩子的妇女,就不得不把家里的田产卖了来缴税。
值得一提的是,官员一旦来统计过家里的人丁,缴税的额度就定下来了,税额只许增加,不许减少。
也就是说,那个妇女家里把田卖了只能抵一次的税钱。等到官员下次来收税,她还要交那么多税钱。
可是下一次还有田卖吗?
这种百姓,要么饿死,要么逃亡成为流民。
《新唐书·食货志》记载:“税取于居者,一室空而四邻亦尽。”
——很多地方的人都逃光了!
虽然白居易没有继续观察,不过妇女的结局好像是注定的。
白居易看到了两税法的弊端,不仅写诗为底层百姓发声,也要求朝廷“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不过没什么用,统治阶级表示你说得很好,但是我不听。】
唐宪宗李纯的脸绿了,脸上有点火辣辣的疼。
他知道两税法有些弊端,可望着国库里越来越多的钱财
,他觉得没必要改。因为牵一发动全身,一旦改革,肯定得罪世家大族和地方豪强。
只要国库不空,他就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而且官官相隐,这种欺压百姓的事情自然不会报上来。
结果天幕居然说很多地方人都跑光了,他怎么闻到了一股王朝末年的气息……
他敏锐的政治嗅觉告诉他,再不改革,天下要动荡了。
比如,光武帝刘秀想搞一次全国普查,找出那些被庄园主藏匿的人口,这样好收税,结果报上来的人口非常少,甚至还引发了起义。最后,不了了之。
唐宪宗李纯:“确有此事?”
官员们哑口无言,过了一会,才有人说:“天幕也说,两税法非常先进,只不过弊端很多。可这天上地下,哪有什么完善的税法?这不是陛下的过错,而是天的过错。”
唐宪宗李纯见自己有台阶下,嗯了一声:“嗯,爱卿说得有理。不过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那就依照神仙的意思,重新改革税法。和以前一样先取消杂税。以后也不允许随意设置杂税。”
文武百官立马歌功颂德:“陛下圣明!”
唐宪宗李纯说:“也要彻查官员不正当的敛财行为。他们征税把人口都征没了,滑天下之大稽。”
不少和征税的事情有牵扯的官员心中咯噔,烦得要命,着急不已。
唐宪宗李纯执政手段还是非常可以的。如今他要彻查这件事,肯定是雷声大雨点
大,肯定要清洗一波朝堂。
这下,要麻烦了!
。。。。。。。。。。。。。。。。
【白居易在周至县待了不久,终于被调回中央当京官了。】
【他二十岁的时候,已经名动京城,可他没有成婚。
他也很寂寞——“少府无妻春寂寞,花开将木当夫人”。
这个夫人之位是给谁留的?自然是他的初恋湘灵。
他从十几岁求到三十七岁,用不婚不育来表达自己对湘灵的爱,向母亲表达自己的决心。
可他母亲同意了吗?
没有同意。
好像白居易就算是老死,死在她面前,一辈子不婚不育,她也不会同意湘灵进门。
终于,白居易三十七岁的时候,妥协了,他迎娶了自己朋友的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