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顺十五年冬月,赵邺禅位归政皇太子赵憬,宰相姚修与夏廉于大庆殿奉太上皇令宣读诏书,昭告天下。
皇太子赵憬继位,次年改年号建兴。
这年八月初八,永安县城内再次热闹起来,接连三日,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出城去看钱塘江潮。
十里街的双清桥前站着个身穿深藕色绣花褙子的妇人,妇人瞧着约莫三十来岁,她扭头看向站在不远处的小丫鬟道:“去问问宝珍嬷嬷好了没,还有你们相公人呢?”
丫鬟应了退下没多久,却见中年男子从院子里走出来,一身寻常青色直裰的相公,谁敢相信这人数月前还正坐在大庆殿中。
“赵三儿,你怎这幺慢,我听说去迟了可就占不到好位置。”妇人笑着对男人道。
男人走到她身侧,道:“我听说这江潮每年因此而丧命的也不少,还是晚些去,远远看着就是。至于宝珍,我让她给你收拾两身衣服去了,免得叫潮水湿了身。”
陈令安一听这话,便晓得这人是故意拖拖拉拉不肯出门,原本要发怒,听到后半截,倒笑出声来。
赵邺追问她。
她轻摇着手中团扇,道:“听说陈二和他媳妇还是因这潮水而结缘,不过究竟如何我也不大清楚。”
据陈二在母亲跟前请罪,是他当时犯错玷污了幼娘,母亲心想男人好色难免,一时气急,终究信了他的说辞。
陈令安虽不怎幺信,但这事再如何都不大好对赵邺讲。
要知道陈元卿在三品礼部侍郎的位置上待了十多年,这人才给他挪了个地儿,只是离宰相还有一步之遥,但看他那一向看不惯的外甥女婿都已经位极人臣,也不知道他如何想。
好在赵邺对这并不多在意,等小厮备好马车,拥着她走过去。
等一行人到江畔附近的时候,看潮的路早已被众人围得水泄不通,别说马车了,连人都挤不进去。
陈令安掀开帘幔往外看去,这会儿浪潮汹涌,滔天浊浪排空而来,惊得众人连连后退。
周围鼓声震天,江面上却出现了好些个手持小清凉伞立在船头的少年。这些少年披散着发嬉戏于浪潮间,争相迎潮而上。
陈令安与赵邺二人都养在京师,汴京水不如永安这般多,哪里亲眼看到过这景象,两人俱看呆了。
隔了好会儿,赵邺才搂着陈令安道:“原先我在奏折中听闻这‘弄潮儿’为钱塘江畔奇观,还心存疑虑,今日见了才知自己狭隘褊小。三郎如今身居其位,若有机会,不该偏居一隅,当多瞧瞧才是。”
陈令安心忖:“他做了十多年皇帝,先前一日不敢懈怠,这会儿便是出来也心系着社稷。要不是为了当年应她的事,如今恐怕还好好地做着他的官家,毕竟本朝至今还未曾有过内禅的事。”
不过既然已退位,国不容二主,又怎好回去与憬哥儿争权,那样反会搅得朝中人心涣散。
陈令安这儿望着江面晃了神。
倒是赵邺不知想到哪里去,突然凑近了她的脸,几乎贴在她耳边咬牙切齿道:“安娘,你莫不是看中了这些不惜性命的无赖?”
陈令安淡淡瞥了他眼,他方才还夸人来着,这会倒成无赖了。
赵邺瞬间噤声,却抱着她不肯松手。
陈令安气得没法,无奈道:“赵三儿,你这一天天的,想着什幺呢?!”
赵邺盯着她。
许久之后他才开口:“原先惦记的事太多,只到如今这岁数,安娘,我心里就只想着你了。”
陈令安听了扭头看向男人异常严肃的脸色,轻声道了句:“赵三儿,我知道了。”
如何能不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