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你年轻不懂柴米油盐的难处。喜欢能当饭吃还是当衣服穿?”大姐不以为然的说道。
“我总不能让我优秀的儿子养大别人的孩子吧?”
大姐心里很不爽,一个带着闺女的寡妇凭什么嫁给她各方面都有优秀的儿子。
前段时间回了娘家庄子一趟。
看到了大队书记的闺女对她儿子好像有点意思。
想到大队书记的权利,大姐承认她动心了。
苏筱柒有点为难的看向她,“你儿子是养别人孩子命的人。”
“找了寡妇养一个她的闺女,还能养自己的孩子。”
大姐眼眉之间藏着戾气。
一看平日在家里就很凶悍。
“反正他不能娶了媳妇忘了娘,为了个寡妇跟家里人闹,哪有大队书记的闺女有排面。”
“人家可是正经的黄花大闺女。”
秦云瞧着有人进来供销社,赶紧伸手捅了捅苏筱柒。
“咱们走吧。”
那个大姐听说了这话,很是上道的抓了一大把水果糖。“给你的,知道你们这些人不能空手。”
苏筱柒探出半边身子胳膊肘子压在柜台上,她放低了嗓音。
“大姐,你打听一下那个大队书记闺女跟知青的事情。
明白的养大旁人的闺女,总比不明不白的养大别人的儿女强。”
苏筱柒看得出,大姐的儿子是个不错的人。
就是母亲太强悍,儿子有点弱懦。
娶了个大队书记的女儿,不到七个月生了个大胖小子。
大队书记的闺女根本看不上他,只有新婚夜那次让他碰了她,之后没让他近身。
后面又生了一儿一女,几乎都是一次中标。
直到八十年代末期,大队书记闺女和三个孩子去了海市,大姐一家子才知道,三个孩子都是从海市来的知青的种。
等知青回城后。
大队书记的闺女和三个孩子也动了回海市的心。
最终落得个鸡飞蛋打。
大姐心里过不了那个坎,想要闹事却被儿子说这是她选的儿媳妇。
儿子离开了家。
从此不知道去向。
大姐晚年凄凉,死在屋里好几天了才被人现。
哎!
大姐留神听了苏筱柒的话,心里咯噔了一下。
那些知青仗着读了几天书,比大队和公社的小伙子会来事。
“姑娘,你的意思是?”
“我没有什么意思,只是告诉你那个寡妇人不错,她家闺女也是个感恩的人。
有福气旺及身边人,寡妇二婚嫁给谁,谁家兴旺。”
苏筱柒说完急急忙忙的出了供销社。
大姐还想追着说话,被一个买红糖的婶子喊住了。“来半斤红糖。”
大姐满肚子疑惑,心不甘情不愿的瞪了一眼柜台外面衣服上打着补丁说话的婶子。
“你非得这时候买红糖?”
“儿媳妇快生了,得要买点红糖备着。”
走到外面的苏筱柒提着买来的东西,东看西看了几眼。
跟过来的秦云一把抓住了苏筱柒的胳膊。
“筱柒啊,大姐得要跟你说几句掏心窝子的话。”
路上的吆喝声很嘈杂,时不时还有牛的叫声,驴子急促的声音。
爹娘喊孩子骂孩子的声音。
行人争执的声音,这就是一副最动听的赶集乐。
苏筱柒靠着墙角,旁边蹲着几个大爷在抽旱烟。
“秦大姐,有什么话直说。”苏筱柒瞧着秦云一脸便秘想说又说不出的样子,开口让她干脆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