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失去意识前,白榆还在分析,这点剂量她肯定死不了。
曼陀罗是慢性毒素,而且最大的作用是致幻。
剂量足会死在自己的幻觉幻想之中,剂量不足,顶多……睡一睡做噩梦吧?
白榆倒下,但是头磕在桌子上的时候,被一只大掌稳稳兜住。
白榆果然做梦了,或者说不像是做梦,简直像是人临死前的跑马灯,用非常迅速的时间,跑完了她这一生所有能记住的场景。
白榆在真的死前都没有闪过这些画面。
她看到自己从小很懂事、优秀、让人省心。
她的爸爸妈妈逢人就夸她,她变得更加省事,听话。
但是她那时候太小了,不懂得“会哭的小孩有糖吃”这句话。
她家中最开始是开福利院的,她是院长和副院长最听话,也是最懂事有爱心的女儿。
她会把自己的玩具和零食,分享给那些可怜的小孩,她是心甘情愿地这样做的,爸爸妈妈也因此高兴。
然后渐渐地,爸爸妈妈出名了,福利院也开始增多,越来越忙。
因为那几句偶尔的夸赞,她需要在爸爸妈妈不在的时候,做一个懂事的孩子。
她和那些孤儿生活在一起,她没有埋怨过,也不觉得难过。
但是某次因为她穿了漂亮的小裙子,被小孩子索要不成,将她关进了一个杂物房,整整一天一夜。
她吓坏了,但是被找到救出来的时候,却没有得到妈妈的温柔怀抱和安抚。
妈妈在抱着那个做了坏事,但是会哭会虚情假意地道歉,还对着她眨眼睛的小孩。
这世上不是所有的善心都有回报,不是所有的小孩都是天使。
白榆父母双全,优秀懂事,但是她活得像个孤儿。
她的妈妈甚至要求她和那个关了她的小孩握手言和。
白榆那是第一次勾起嘴唇,却不是真的在笑。
她尝到了谎言的甜头,开始变本加厉。
小孩子就是这样单纯,又这样聪明。
他们天生就懂得,哭闹能得到“糖果”。
白榆得到的“糖果”越来越多,她渐渐发现,自己已经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甜”了。
她和妈妈爸爸的相处模式,也变成了撒谎,被揭穿,再升级谎言,再被揭穿。
她的人际交往,甚至是长大之后交男朋友,她都用这种办法。
她喜欢谁,就能够为他“量身定制”一个自己。
她很容易就能拿下旁人得不到的高岭之花。
她懂得拘谨克制的人最奢望放纵,在底线的范围内放纵,他们往往会被看上去有些“腐烂”的将要败落的花朵吸引。
而性格外放的人,却总喜欢文静安稳,性格内向的人更喜欢热情似火。
这些都有一个不变的公式,和她的谎言融合得得心应手。
但是“得到”的愉悦很短暂,“量身定制”的那些角色都不是她自己。
就像她的妈妈说的,没有人会因为谎言生出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