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格党党>在科举文里做官 > 第39章 穆泽洋的名气(第1页)

第39章 穆泽洋的名气(第1页)

林东阳等人正感到困惑,这时吏员却笑着说,这和他们的朋友穆泽洋有很大关系。他开始讲述穆泽洋在考场上为考生提供雨布的事情。

在考场上,任何不当举动都可能被赶出考场,甚至严重到取消终身考试资格。而且,每个考生都是相对的竞争对手,多一个人答卷就多一个人分担名额,对自己不利。说不定就因为多一个人,而导致这次考不上,这种事情真的有可能生。

由于当时大雨的影响,考场上的许多考生都受到了波及。尽管这是天灾,但对知府、教育官员等人的政治生涯也产生了影响。在考场巡查时,知府等人的心情都不好。而这时,穆泽洋却敢于采取行动,这无疑是冒着巨大的风险。

不过,这也多亏了县令大人提供的资料。县令大人曾对知府和教育官员进行过深入的调查,明确指出他们都是尽心尽力为民做主的清官。因此,穆泽洋才敢放手一搏。当然,这件事别人并不知道。

当知府看到穆泽洋鞠躬时,就知道他有事要说,但起初并不想搭理他。然而,那块雨布却引起了知府的注意。那种轻薄微绿的雨布与常见的黑漆漆的油布截然不同,知府不禁多看了两眼。同时,他又看到穆泽洋用雨布将他的试卷盖上,显然是在避嫌,而且只是低头行礼,并未抬头,也未一声。这让知府对穆泽洋多了几分好感,于是多问了一句。

谁也没有想到,这竟然会成为一段佳话。考试结束后,此事被传扬开来,南郡城的读书人都对穆泽洋敬佩不已,视他为楷模。而南郡城府衙中的人,也因为知府想要了解穆泽洋所说的“感同身受”是何意,开始调查他的身份背景。

当时在现场,穆泽洋看起来虽不像大家公子,却也是富贵人家的孩子。人们好奇,他怎么会说出“感同身受”的话呢?于是,好事之人开始调查穆泽洋的背景。结果现,穆泽洋前年几乎目不识丁,只是一个山里穷苦人家的孩子,甚至从小到大都没吃过几顿饱饭。并且只是读了一年书,就考中了童生,让人感叹穆泽阳的聪慧和命运对他的厚爱。

调查结果一出,立即引起了知府和教育官员的兴趣。他们进一步深入调查,才得知了林东阳的故事。原来,林东阳小小年纪就开始做生意,最开始只是贩卖柴火,收入微薄,就算如此,也全心全力资助自家兄弟和穆泽洋读书。他不仅不独吞钱财,还带领周边的村民一起努力赚钱。据说,因为林东阳的努力,很多村庄都能吃饱饭、穿上新衣了。

原本有些人听说穆泽洋是受到商人的资助,还有些看不起他。但当他们得知资助穆泽洋的居然是一个岁的孩子,并且还带领很多村民一起努力赚钱时,不禁对这个孩子充满了好感且敬佩不已。而且,后续展更令人感慨。

秦新考完试一出考场就病倒了。幸运的是,在他住宿的客栈里,有位同乡的商人。这位商人得知他是同乡的考生后,便为他请来了大夫治疗。毕竟,他为了科举考试已倾尽所有,再无余钱治病。

恰好此时,童生榜单布,他榜上有名。那位商人正好要回乡,便顺道去秦新家报喜。因秦新需在县府城休养几日才能返程,商人到达秦新家时,却现秦新的爷爷病卧在床,家中无钱医治,只能在家中等死。商人仗义疏财,立即将秦新的爷爷送往县城医治。其实,老爷子并无大碍,只是伤寒加上忧虑过度,身体日渐衰弱,而家中所有钱财都给秦新带走考试,用家中实在借不来任何银两,所以老人就放弃不再治疗了。而现在有了商人的慷慨资助,服用了一些好药,只要好好修养便可康复。

然而,问题的严重性在于,若老爷子不幸离世,这一家便失去了凝聚力,再无力资助秦新继续科举之路。而秦新若分心赚钱,又会耽误学业,未来能否再中童生便难说了。此事传回府城,人们议论纷纷,都认为秦新受穆泽洋之恩甚重,毕竟穆泽洋救了他爷爷一命。

秦新身体稍好后,立刻赶回家乡。见到爷爷身体已大好,他心中的石头才落了地。可以说,穆泽洋不仅帮助了秦新,还救了他爷爷,甚至挽救了他们一家的命运和秦新的仕途。这真是一份天大的恩情。

吏员说完这番话,不禁感慨万千,感叹命运难测,谁也没想到一张油纸竟能引出这么多波折。今日看到契约上写着林东阳的名字,他不禁多问了一句。见旁边站着的是林东明,便确认无误。

自是热情无比。这个时代,人们还是乐于助人的。古代人们对仗义疏财、胆识过人的人无比钦佩,甚至愿意倾家荡产来支持他们。有的人因受到恩人的大恩大德,更是以性命相许来报答。因此,当穆泽洋的事迹传出后,所有知情的人都对他抱有深深的钦佩之情。而林东阳借着穆泽洋的光环,自然也受到了别人的高看。所以,这些小事情当然不会有人刁难阻拦,这也是此事办理得如此顺利的原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林东阳等人连忙向这位吏员表示感谢。吏员挥手笑道:“你们运气真好,恰好那条街附近有一家酒楼也要重新修缮,你们可以和他们一起进行。”众人道谢后,告别吏员,拿着契约离开。那位店主也不禁感慨道:“你们居然认识穆泽洋。”言语中透露出对穆泽洋的敬佩。

林东阳与店主约定好三日后收房,随后告辞。林东阳带着林东明去买了他喜欢的纸张,然后回到东河镇。他又去找了余老爷,请余老爷帮忙修整店铺。余老爷在府城经营多年,门路众多,一听此事便满口答应。他还提及了即将举行的秀才考试,并询问林东明那个院子还需要做哪些整理。

林东阳连忙向余老爷道谢,表示不用做任何改变,保持原样就好。余老爷挽留林东阳在家中吃饭,席间感慨林东阳年纪轻轻便有了如此大的基业。他们还聊起了其他事情,当听到林东阳说雨布受有原材料的限制、不能大量生产时,余老爷也谈起了罐头生意,表示不能大量生产、长期储存,限制了他的展。他自信满满地表示,如果有机会,他能把罐头生意做到天南海北。

林东阳吃过饭后告辞离去,边走边想:那罐头生意绝对不能让你做到大江南北去,否则这生意谁能守得住?要知道现在的罐头生意可是非常赚钱。按他的估算,余老爷背地里可能赚到了十倍的利润。这种暴利的生意,林东阳哪敢继续扩大规模?尤其是罐头的储存问题,他还做了手脚,让储存时间缩短到只有三个月左右,根本不敢开那种能保存半年的产品。否则,他睡觉都不踏实,生怕被人半夜偷袭。

三天后,林东阳带着一众兄弟再次来到府城。他们先与店主交接了店内事务,随后找到余府的管家,着手进行店铺改造。林东阳不打算大面积推倒重建,而是计划在现有房屋的基础上,将后院的空间衔接起来,拆除房屋的后墙。屋内装饰则仿照书院的典雅风格。林东阳决定,这家小店未来将走高雅路线。

经过几天的整理,林东阳留下几位兄弟在此负责店面维修,自己则返回了东河镇,顺便把铺子里剩下的胭脂全部带回来,送给了自己母亲,以及村里的各位婶娘等人。如今,他做起甩手掌柜来游刃有余,因为兄弟们已被他培养得颇为得力,放手让他们独立工作已不成问题。

他回到东河镇后,立刻催促李大哥加大生产力度,并亲自前往查看。李大哥所在的村子路途艰难,仅去过一次的林东阳便强烈建议李大哥有空时组织人修路,否则连上山都成问题,更不用说村里的好东西能卖出去了。李大哥连连点头,至于是否行动,则是另一回事了。

林东阳还给李大哥提供了许多建议。例如,将雨布直接做成号房大小,既方便快捷又能提高产量;特殊颜色的雨布则做得大一些,可以搭成简易小棚,主要卖给府城的大家闺秀春游时使用,这样几乎无需裁剪即可直接使用。李大哥对此连连点头,表示这样有针对性、有计划地生产产品,是他从前未曾想过的。

在李大哥家享用了一顿山珍后,林东阳便离开了。山上实在没什么可留恋的,到处都是蚊虫,毫无乐趣可言。

他不禁感叹:“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现在的他,已不再是初来乍到的那个林东阳了。想当年,他和兄弟们上山砍柴、采挖野菜,什么活都干,从未觉得山上蚊虫多,反而觉得有趣。如今每天在镇里吃喝享乐,已经不愿再回乡下生活了。

喜欢在科举文中带领家族创业请大家收藏:dududu在科举文中带领家族创业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