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格党党>在科举文里做官 > 第52章 孙县令的接班人(第1页)

第52章 孙县令的接班人(第1页)

抵达县衙,林东阳见孙县令与一位年轻人正等候着他。双方落座后,孙县令介绍那年轻人是他的堂弟孙云亭。众人品茶片刻,闲聊了几句无关紧要的话。随后,孙县令开口问道:“东阳,你可知道南郡城的孙大儒?”

林东阳答道:“知道,这位孙大儒在京城极有名望,南郡城里的秀才都渴望拜他为师。”孙县令闻言哈哈大笑,说:“孙大儒乃我的族亲。我前日收到他的来信,提及东明几人,还引用了‘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的诗句,称赞他们文采出众,才思敏捷。尤其是东明,他的洞察力和思维都深深吸引了他。还有穆泽洋,博闻强识;林墨轩、林逸风,反应灵敏,善于交流,文思泉涌,令人赞赏。他决定,择日便收他们为徒。”

林东阳闻言一愣。要知道在古代,一位大儒同时收四位徒弟并不常见。他深知古代师徒关系的重要性。学子们常说:“得遇名师,胜读十年书。”这其中包括专业指导、学术研究、品德熏陶、行为示范、人脉拓展以及推荐与引荐。

专业指导指的是秀才的学习内容,涵盖四书五经、诗赋策论等多种科目。学识渊博的老师不仅传授经典着作,还能分享个人独特的见解。学术研究则意味着古代学者在某些领域有深入研究,跟随这样的老师,秀才能接触到更深层次的学术问题,提升自身学术水平。

品德熏陶在儒家文化中尤为重要。道德修养被视为与学术同等重要。好老师会以身作则,教导学生成为有道德操守、正直诚实的人。行为示范则是指良师益友不仅传授知识,还会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培养其良好品质,这对秀才形成健全人格至关重要。

人脉拓展指的是跟随有名望的老师,秀才才有机会结识更多同僚和前辈,这对日后仕途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推荐和引荐则是指名师的推荐信或引荐,往往能在科举考试后的选拔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帮助读书人更快步入仕途。此外,名师还能提供应试策略。科举考试竞争激烈,好的导师能提供有效的答题技巧、时间管理以及心理调整方法,提高科举考试成功率。

然而,如果选择不好的老师,其学术水平有限,就会传授错误信息或过时的知识。不够优秀的老师往往无法提供全面深入的学科教育,限制学生视野和思维的深化。不恰当的批评和过高过低的标准设定,可能导致学生对自己能力失去信心,影响其长期展。缺乏经验或责任感的老师可能采用单一教学模式,忽略学生个体差异,不能提供个性化指导,尤其忽视潜能开,错过挖掘学生天赋的机会。

老师的见识和价值观直接影响其对学生的生涯规划指导。若老师本身视野狭隘,可能限制学生对未来方向的探索和选择。

在古代,如果跟随不受欢迎或声誉不佳的老师,还会影响学生建立有益的社会关系网。因此,对于学生来说,谨慎选择老师显得尤为重要。

尽管林东明等人极为优秀,但连赵举人也未曾提议让他们正式拜师,仅以普通学生身份交往。对此,林东明等人感到有些困惑,担心择师不当。毕竟在古代,选择一位良师至关重要。

而今,孙县令如此说,无疑是将这份厚礼实实在在地摆在了林东阳面前,给他吃了一颗定心丸。即便种菜无果或出现问题,也不会影响孙家与林东明等人的关系。对林东阳而言,这已是极大的善意。此刻提出,也是孙大儒与林东明等人的双向选择,双方都觉得极好,这才最终确定。

林东阳心中更加明白,无论现状如何,只要林东明等人有意科举,考到举人时,必然需要一位老师。若能借此机会与孙家拉上关系,自然再好不过。毕竟,孙家与太子有姻亲之谊,天然属于保皇派,这无疑会为他们今后的政治道路增添分量。

想罢林东阳连忙起身一揖到地,感谢孙县令,孙县令扶起他,连声说:“不用谢,不用谢。这是他们的能力得到了孙大儒的认可,否则孙大儒也不会收他们为徒。”

这话属于场面话,林东阳即便对林东明等人评价极高,也不得不承认:“若非孙县令,孙大儒怎会看上他们?”接着,孙县令指着旁边的堂弟说道:“我堂弟会接替我成为本县的县令,你有什么事就放心大胆地去找他。他要是不给你办,你就来找我。”坐在一旁的孙云亭连忙笑道:“哥,你说的东明的事就是我的事,我肯定给他办得妥妥的。”

三人哈哈一笑,孙县令接着说道:“我任期一到,马上就会去府城当知府了。”林东阳听到这当时脸色都变了,他实在没想到孙县令升迁如此之快。

林东阳回想起穆春林曾对他说过,孙县令这次任满可能就要回京当一个文职小官,不再出京了。好像孙家对于当官有一定限制,具体如何并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他本人可能没有机会外放做官了。尤其是南群城的知府,地方行政长官之一方,是全国有名的地方官员,每年竞争都异常激烈,怎么可能会让一个没什么大作为的知县上任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知府在古代中国的地方行政体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其地位大致相当于现代的市长,但考虑到古代行政架构与现代有所不同,知府的影响力往往更为深远。知府作为一府之长,不仅负责地方民政、财政、司法、教育等各项事务,还常常作为朝廷在地方的代表,执行中央政府的政策,并有权对地方官员进行任免和考核。

在南郡城这样的省会城市,知府的地位更是举足轻重。南郡城作为一省的行政、经济、文化中心,其知府不仅管辖着庞大的城市区域,还承担着协调全省事务、沟通中央与地方的重任。因此,能够担任南郡城知府的人,通常都是朝廷信任的重臣,他们不仅要有丰富的行政经验,还要具备卓越的领导才能和深厚的政治背景。

巡抚作为一省的最高行政长官,虽然地位在知府之上,但巡抚往往要管理多个府县,事务繁忙,难以面面俱到。因此,知府在南郡城这样的地方实际上拥有相当大的自主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地方的展方向和治理策略。

在这样的背景下,孙县令当上知府的难度可想而知。

本来林东阳觉得他的堂弟能来接任他成为东河县县令已是不易,而现在孙知县要去当知府,要说此事与他无关,林东阳自己都不相信。但要说与他有关,林东阳也觉得一头雾水。他也不明白,只是种个菜,至于升到那么大的官位吗?所以他吓得脸都白了,他实在是不懂啊。

林东阳心里清楚,种菜这件事并不值太多钱。尽管成功的话能为孙县令增添政治资本,有利于日后晋升,但孙家付出的代价显然过大。仅仅南郡城的房屋和孙县令堂弟的调动就已足够,如今再加上孙大儒和知府职位的重量,付出与收获显然不成正比。

林东阳正感慌张,孙县令却笑道:“难得见你如此慌张,心里没底吗?”林东阳勉强一笑,心中暗道:“我确实没底。”孙县令哈哈一笑:“此事虽与你有关,但关系不大。你放心吧,只因家中有其他事务,我才想担任知府。你只需放心大胆地协助我堂弟种好麻麻菜即可。”

林东阳抹了抹头上的冷汗,终于安心下来。旁边的孙启阳笑道:“你放心吧,种菜这事我全听你的。你只要做好就行,就算做不好,也是我扶持不力,与你无关。”这无疑是给林东阳吃了颗定心丸,让他放心去做。成功了是林东阳的功劳,失败了则怪孙云亭支持不力。

林东阳听到这里,一颗心终于放回肚子里,心想:“既然你们把话说到这个份上,我当然放心。毕竟孙家在我眼中一直极好,既非反复无常的小人,也非欺压百姓的权贵。我自然乐意与孙家交好,毕竟有个正直善良的靠山,对谁都是好事。”

孙县令又说:“东阳,我想趁着云亭还没上任,让他这段时间跟在你身边学习学习,听你安排,你觉得怎么样?”林东阳听到后,嘴角不由自主地抽动了一下,心想:“堂堂一个即将上任的县长跟在我身边,我还怎么活啊?”孙云亭哈哈一笑,说:“东阳,你别有负担。你想想,有个未来的县令任你指使,多好的事儿啊!”孙县令笑道:“云亭,别开玩笑了。东阳,你来说说关于种菜的事,你有什么想法?”

林东阳回答:“县令大人,你知道我为什么没放开收那些村民编的篮子吗?”孙县令沉思片刻,说:“我倒听你的三舅穆春林提起过。

喜欢在科举文中带领家族创业请大家收藏:dududu在科举文中带领家族创业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