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格党党>大明风华土木之变 > 第57章 书痴(第2页)

第57章 书痴(第2页)

自从太宗去世后,昔日威风凛凛的武将们便仿佛被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

朝堂上的话语权早已被那些满腹经纶的文官所垄断,而武将们则成了被忽视的存在。

他们变着法儿地打压、排挤曾经的英雄豪杰,手段之卑鄙令人心寒。

作为大明朝少数幸存下来的靖难之臣,年近七十的张辅又怎会情愿再度披挂出征塞外?但他别无选择,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更何况是一个身负重任的老臣子呢?即使心中千般不愿万般无奈,他也只能硬撑着那早已疲惫不堪的身躯,肩负起这份沉重的责任。

每当夜深人静时,望着那轮皎洁的明月,他心中的那份无奈与辛酸才会慢慢涌上心头,化作两行清泪,默默地滑落。

还不是借着这个机会向皇上展示他们武将的勇猛与忠诚,还不是希望能够挽回日渐衰败的武将集团的声誉。

在这个朝堂上,每个人都在为了自己的利益和地位而斗争,没有人真正关心国家和百姓的命运。

李承影的话如同一把锋利的刀子,直插在了所有文官的心脏。

“李先生!”

邝野这下彻底不干了,脸涨得通红,眼中闪烁着怒火。

李承影这样赤裸裸的指责无疑是在把污名直接扣到了所有的文官头上,这不仅伤害了他的尊严,更是对他作为兵部尚书的地位提出了挑战。

无论如何,他都必须做出反击。

“你怎么能这么说?!我们明明是为大明江山尽忠效力的人,你却如此中伤诬蔑?”

闭嘴!我真的冤枉你们了吗?!明明知道王振那个宦官狗皮膏药不懂军事、不懂国政,竟然没有任何人出来阻止他的狂妄行为。

他滥用皇上的权威下达那些荒谬绝伦的命令时,你们非但没有站出来纠正,反而是抱着看笑话的心态在旁观。

更甚者,在心中或许还暗自高兴,以为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打压一下嚣张跋扈的武官们,以此提高自己这一派系的话语权吧!

难道说从头到尾你们就没有哪怕一丁点儿考虑到那些前线将士们的生命安全吗?完全没有顾忌一旦战事失利对于整个国家稳定局势会造成怎样的破坏力。

也许有人会辩解,并非完全出自于恶意或无知。

可事实摆在眼前,当最终结果超乎所有人的预期,变得无法控制时,才显现出之前决策过程中存在的巨大漏洞——这正是李承影所揭露出来的真相所在。

李承影字字句句仿佛带着无尽的力量穿透了每一位听者的灵魂深处。

他的言辞毫不留情地撕下了覆盖在表面之上的虚假面纱,让隐藏在背后的阴暗角落暴露于阳光之下。

这些极其隐秘的事情究竟是怎样被发现的呢?所有人都感到既震惊又好奇,同时也伴随着一种难以言表的羞愧感。

因为他们明白,尽管言语尖锐无情,但李承影所说的一切皆为真话。

如今,李承影的真实身份已不再神秘,他原本是宣府中一个穷困潦倒的书生,祖籍山东德州。

那片土地肥沃丰饶,百姓世代辛勤劳作,日子虽不算富裕但也足以温饱。

后来为了充实边防,许多家庭被迫迁移到了北方这座雄伟的城池之中,李承影的一家也未能幸免。

初到时,虽然离开了熟悉的家园,但凭借着先人留下的些许积蓄以及家族的努力奋斗,日子倒也还算过得去。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时间推移,接踵而至的家庭变故如疾风骤雨般摧毁了一切美好——先是父亲因病早逝,紧接着不到两年母亲又追随而去。

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年少且心思单纯的李承影只能独自承担起家庭的重担。

可悲的是,在这个弱肉强食的社会里,一位只会读书论道、对俗世事务几乎一无所知的年轻人显然无法扭转局势,原本就日渐凋敝的家庭状况愈加每况愈下。

当这次征兵命令传来之时,对于那些四处寻找合适壮丁的地方官员而言,发现像李承影这般孤身一人而又体格尚健之人无疑是再理想不过的选择。

于是乎,在一阵混乱与喧嚣之中,李承影就这样被匆忙带走加入了军队行列。

其实这样的消息,在锦衣卫这种耳目众多的特务组织看来根本不值一提。

只要拿着李承影的画像在大街小巷稍微转上几圈,很快就能将他的一切资料掌握得清清楚楚。

更何况,据说在宣府本地还有几位负责日常巡逻任务的锦衣卫兄弟曾经见过这位年轻人的身影,并对其留下了深刻印象。

据他们所言,这个李承影简直可以称得上是个“书痴”——除了整天泡在书海里研读各种经典文献之外,几乎没有任何其它兴趣爱好或特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