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反对,但是他不好公然反对,因为在乌台诗案中,章惇救了他的命。
于是苏轼以文彦博名义上疏反对。
苏轼对章惇奏疏针锋相对,陕西盐政是解盐,而河北是海盐,实行官榷难度更大。
苏轼也承认有奸商赚取差价,但官榷问题更严重,以他在杭州通判上见闻为例,朝廷为了实行官榷打击私榷,两浙路仅一年就抓了一万七千名私盐贩子,官府牢里都关满了人。
两浙百姓比较好欺负一些,你要换个武风彪悍的河北试试,试试就逝世。
之后章惇继续反击,说我的办法不一样,绝不会盘剥百姓,而且官民两便,并提出一系列盐法改革主张。
苏轼说,你章惇也就这点水平,这办法不仅搞得民怨沸腾,钱也是赚不到。
当然章惇和苏轼争论目前都这里,最后这场争论最后谁对?谁也不知道。
但章越清楚知道另一个时空上,朝廷通过李察和吴居厚分别在京东和河北实行盐榷,一开始朝廷从河北官榷中获得不少钱,但不到两年河北盐价暴涨,民不聊生。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传~~
一切都被苏轼说中了。
但河北百姓没造反,又出乎苏轼章惇意料之外了。
事后章惇主动与吴居厚划清界限,表示此事与自己无关。
而宋朝这边官榷,辽国学着党项偷偷向宋朝卖盐了。
顺便说一句,辽国的盐价一斤盐十文。
历史上宋朝短暂收服幽燕后,也在这里实行河北的官榷,数百万幽燕百姓喜提大礼包。
幽燕盐价从十文一斤一口气涨至两百五十文一斤。
章越对苏辙道:“子厚这人经济上确实不行,但是人无完人。”
“他到定州一年,民心稳定。他治下两属户中,多是叛宋附辽,但他到任后清除了卢六斤等依辽国为盗的两属户,这等魄力不是一般官员可以办到的。”
正如宋朝之前不敢对河北百姓榷盐一般,对于宋辽边境两属户更是优待,只征收象征性的税赋,甚至每遇灾年都是嘘寒问暖,无微不至,生怕这些人成为带路党。
哪知这些双属户不但不感恩,还聚众为盗,时不时来大宋境内抢劫一把,然后又逃回辽国境内。
章惇到任后,丝毫不惯着这些人,突然出兵剿灭了多股两属户盗贼,使得边地治安为之一靖。
苏辙经章越这么一说后,也是有所改观最后道:“丞相所言极是。”
章越道:“你方才说论迹不论心的话,我很赞同。”
“我事人向来以一个诚字,但为官后就难了。初为官时,我也常在想,官当到多大才算大呢。现在到了我这个位置,我才明白什么叫‘一山高了,万山低了’,故我常常自怀谨慎,免得日后一朝权势歇,欲退无所归。你们也要想到如此,眼下有我庇护,以后呢?”
“所以子由看人要常看好处,吾等为官者都是有很多面的,不可以好人坏人,好事坏事一概而论。最后往往取决于你看到是我的哪一面。”
苏辙当即道:“丞相,是下官与兄长冒言了。”
章越道:“子由,你要怎么办,是你的主张。我现在是宰相,不可以好恶取人,一切以国家社稷为重!”
“特别是如今我在相位时,朝局一切以安静为务!”
苏辙听章越这么说,顿时想到,换句话另一个方向理解过去,是不是章越辞去相位后,你们爱怎么闹怎么闹!
苏辙道:“丞相,下官明白。”
章越点了点头。
苏辙不知道,章越也与蔡京,蔡卞他们反复说着这个道理。
苏辙更不知道的是自己会在很多年后,怀念起章越居相位这个时代。
他那个时候会记起,章越为时还能勉强用自己声望,压着新旧两党,并调和两党矛盾,让他们不在朝堂上斗个你死我活。
天下大多旧党官员固然迂腐,但大体仍是温和宽厚的君子。
而新党官员改革奋进锐意进取,只是显得急躁鲁莽一些。
两党官员虽是明争暗斗着,但大家表面上还是维持着一个体面,仍是在一口锅里吃饭,为了整个大宋的江山社稷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