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昭公二十八年
公元前514年,鲁昭公二十八年。
二十八年春,公如晋,将如乾侯。子家子曰:“有求于人,而即其安,人孰矜之?其造于竟。”弗听。使请逆于晋。晋人曰:“天祸鲁国,君淹恤在外,君亦不使一个辱在寡人,而即安于甥舅,其亦使逆君?”使公复于竟,而后逆之。
鲁昭公继续漂泊。二十八年春,他从齐国前往晋国,将要去到乾侯。子家羁说:“有求于别人,而又想舒舒服服地待着,谁会同情?还是到晋国的国境上等着吧。”鲁昭公不听,派使者请求晋国派人来迎接。晋国人说:“上天降祸鲁国,君侯滞留在外,也不派一个人来屈尊问候一下寡人,而是安安稳稳地待在甥舅之国(指齐国),难道还要派人去那里迎接您?”让鲁昭公回到齐国和鲁国的边境上,然后派人去迎接。说白了,晋国不当接盘侠,鲁昭公要来,就从鲁国来,不要从齐国来。
没有国家的国君,也只能任人摆布了。
晋祁胜与邬臧通室。祁盈将执之,访于司马叔游。叔游曰:“《郑书》有之:‘恶直丑正,实蕃有徒。’无道立矣,子惧不免。《诗》曰:‘民之多辟,无自立辟。’姑已,若何?”盈曰:“祁氏私有讨,国何有焉?”遂执之。祁胜赂荀跞,荀跞为之言于晋侯。晋侯执祁盈。祁盈之臣曰:“钧将皆死,使吾君闻胜与臧之死以为快。”乃杀之。夏六月,晋杀祁盈及杨食我。食我,祁盈之党也,而助乱,故杀之,遂灭祁氏、羊舌氏。
初,叔向欲娶于申公巫臣氏,其母欲娶其党。叔向曰:“吾母多而庶鲜,吾惩舅氏矣。”其母曰:“子灵之妻杀三夫、一君、一子,而亡一国、两卿矣。可无惩乎?吾闻之:‘甚美必有甚恶。’是郑穆少妃姚子之子,子貉之妹也。子貉早死,无后,而天钟美于是,将必以是大有败也。昔有仍氏生女,黑而甚美,光可以鉴,名曰玄妻。乐正后夔取之,生伯封,实有豕心,贪婪无餍,忿颣无期,谓之封豕。有穷后羿灭之,夔是以不祀。且三代之亡、共子之废,皆是物也,女何以为哉?夫有尤物,足以移人。苟非德义,则必有祸。”叔向惧,不敢取。平公强使取之,生伯石。伯石始生,子容之母走谒诸姑,曰:“长叔姒生男。”姑视之。及堂,闻其声而还,曰:“是豺狼之声也。狼子野心。非是,莫丧羊舌氏矣。”遂弗视。
晋国的祁胜和邬藏都是祁盈的家臣。二人“通室”,也就是共妻,淫乱得不像话。祁盈想要将他们都抓起来,去问司马叔游的意见,叔游说:“《郑书》上说:‘讨厌正直,大有人在。’无道之人当权,您要操心的是不能免除祸患。《诗》上说:‘百姓多有邪恶,不要自作清高。’姑且不理这件事,如何?”祁盈说:“祁氏自己清理门户,与国家有什么关系?”于是逮捕他们。祁胜向荀跞行贿,荀跞拿钱办事,在晋顷公这里说了这件事。晋顷公不分青红皂白,下令逮捕了祁盈。祁盈的家臣说:“反正都是死,不如让我们的主人听到祁胜和邬藏的死讯以图一快。”于是杀了这两个人。六月,晋国杀死祁盈和杨食我——杨食我即羊舌之子,字伯石,因受封于杨地,故以杨为氏。此时羊舌应该已经去世,杨食我继承家业。杨食我与祁盈私交甚深,又助祁盈为乱,所以被杀。祁氏和羊舌氏作为晋国的名门,从此成为历史。
回想起来,当初羊舌想娶申公巫臣与夏姬的女儿为妻。羊舌的母亲却想他娶自己的家人,也就是中表结亲。羊舌说:“我的母亲多而庶兄弟少,我可不敢娶舅氏的人。”
话说当时的诸侯或世家大族,很多是两家世代通婚,亲上加亲,却没有想到即使不是同姓,近亲结婚也会造成遗传上的种种问题。羊舌的父亲有很多女人,但是生下的儿子不多。羊舌由此怀疑母亲娘家的女人不能生育,所以不愿意服从母亲的安排。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夏姬是位绝世美女,她的女儿想必也是个美人坯子。哪个男人不爱美女呢?智者如羊舌也不例外。他的母亲便给他来了一番长篇大论——
子灵(即巫臣)的妻子死了三任丈夫、一位国君、一个儿子,而且灭亡了一个国家、两位卿,你就不怕了?(夏姬的故事,前面有记录,在此不赘)我听说,太美必有大恶。她是郑穆公的少妃姚子的女儿,子貉(郑灵公)的妹妹。子貉死得早,没有后代,而上天将美丽都汇集到她身上,必然是要用她来大肆败坏伦常。从前有仍氏生了个女儿,头发又黑又密,人也很漂亮,光艳照人,名叫玄妻。乐正(官名)后夔娶了她,生了伯封,心和猪一样,贪婪没有满足,暴戾没有底线,人们叫他大猪。有穷氏的后羿灭了他,后夔因此而失去了祭祀。而且,夏、商、周三代的灭亡,共子(即晋献公的太子申生)被废,都是因为美色作怪。你娶她做什么呢?那些尤物啊,足以改变人生。如果不是有德有义之人娶她,必然产生祸害。
这位老太太的话,自古为人称道,其中的逻辑只有四个字:红颜祸水。在她看来,越是漂亮的女人,越是男人的祸害,连她们生下的后代都带有原罪,这得对美丽有多大的仇恨啊!羊舌被她吓坏了,不敢娶夏姬的女儿。当时的国君晋平公却是个好管闲事的,硬是要羊舌娶了她,生了杨食我。杨食我刚出生的时候,子容的母亲(羊舌的嫂子)跑去告诉婆婆(即羊舌的母亲):“大弟媳生了个男孩。”老太太过去看孙子,走到堂前,听到孩子的哭声就往回走,说:“这是豺狼的声音。狼子野心啊,如果不是这个人,别人谁也不能毁掉羊舌氏。”于是不去看他。
对于老左的这段记载,我无话可说。至于后人对老太太的各种称颂,我只想说:毛病!
秋,晋韩宣子卒,魏献子为政。分祁氏之田以为七县,分羊舌氏之田以为三县。司马弥牟为邬大夫,贾辛为祁大夫,司马乌为平陵大夫,魏戊为梗阳大夫,知徐吾为涂水大夫,韩固为马首大夫,孟丙为盂大夫,乐霄为铜鞮大夫,赵朝为平阳大夫,僚安为杨氏大夫。谓贾辛、司马乌为有力于王室,故举之;谓知徐吾、赵朝、韩固、魏戊,余子之不失职、能守业者也;其四人者,皆受县而后见于魏子,以贤举也。
秋天,晋国的中军元帅韩起去世,接替他执掌大权的是魏舒。祁氏和羊舌氏既然被消灭,本来应该将他们的土地归还公室,但这是不可能的。在魏舒的主持下,一场打土豪分田地的运动开始了。祁氏的土地被分为七个县,羊舌氏的土地被分为三个县,全部封给大家:司马弥牟为邬大夫,贾辛为祁大夫,司马乌为平陵大夫,魏戊为梗阳大夫,知徐吾为涂水大夫,韩固为马首大夫,孟丙为盂大夫,乐霄为铜鞮大夫,赵朝为平阳大夫,僚安为杨氏大夫。
当然,封给这些人也是有理由的。贾辛、司马乌参加了平定王室动乱的军事行动,对王室有功,所以推举他们。知徐吾、赵朝、韩固、魏戊身为卿的庶子,不失职守,能够守住家业;其余四个人,都是接受了封地后才去见魏舒,是由于有贤有能而被众人推举的。一场分赃大会,被老左写得清清白白,一尘不染,倒是司马迁一语道破:“晋之宗家祁傒孙,叔向子,相恶于君。六卿欲弱公室,乃遂以法尽灭其族。而分其邑为十县,各令其子为大夫。晋益弱,六卿皆大。”
魏子谓成:“吾与戊也县,人其以我为党乎?”对曰:“何也?戊之为人也,远不忘君,近不逼同,居利思义,在约思纯,有守心而无淫行,虽与之县,不亦可乎!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夫举无他,唯善所在,亲疏一也。《诗》曰:‘惟此文王,帝度其心。莫其德音,其德克明。克明克类,克长克君。王此大国,克顺克比。比于文王,其德靡悔。既受帝祉,施于孙子。’心能制义曰度,德正应和曰莫,照临四方曰明,勤施无私曰类,教诲不倦曰长,赏庆刑威曰君,慈和遍服曰顺,择善而从之曰比,经纬天地曰文。九德不愆,作事无悔,故袭天禄,子孙赖之。主之举也,近文德矣,所及其远哉!”
魏戊是魏舒的庶子,在这一次分赃中得到了梗阳。魏舒到底心虚,问大夫成:“我给了魏戊一个县,人们认为我这是偏私吗?”成又不傻,立刻回答:“这是什么话?魏戊的为人,远不忘国君,近不逼同事,处境顺利就想到坚持道义,处境困难就想到保持操守,有恪尽职守之心而没有过分的行为,即使给他一个县,不也是可以的吗?当年周武王克灭商朝,广有天下,他的兄弟得到封国的十五人,姬姓得到封国的四十人,都是推举自己的亲戚。推举这件事,没有其他原则,只要是善的就好,亲疏都是一样的。”
成还引用了《诗经·大雅·皇矣》中的诗句,大概意思是:“唯有这位周文王,天帝审度他的内心,将他美名传颂。他的品德端正,是非分明,能为师长,也能当国君。统治大国,万民亲附,百姓顺从。亲附周文王,他的德行无怨无悔,已经承受上天的福禄,延及子孙万代。”然后以魏舒比拟周文王,说:“内心能够受道义约束叫作度,品德端正应对和谐叫作莫,光照四方叫作明,勤于施舍没有私心叫作类,诲人不倦叫作长,赏罚分明叫作君,慈和待人天下臣服叫作顺,选择好的而追随叫作比,经天纬地叫作文。这九种品德不出差错,做事情没有悔恨,所以能够继承上天的福禄,子子孙孙依赖它。您的推举,已经接近周文王的品德了,影响深远啊!”在周朝人眼中,如果说周公是圣,周文王就是神。任何好的品德,好的教诲,好的制度,最后都难免归结到周文王身上。成拿魏舒和周文王等量齐观,马屁也拍得太狠了。
贾辛将适其县,见于魏子。魏子曰:“辛来!昔叔向适郑,蔑恶,欲观叔向,从使之收器者,而往,立于堂下,一言而善。叔向将饮酒,闻之,曰:‘必明也。’下,执其手以上,曰:昔贾大夫恶,娶妻而美,三年不言不笑。御以如皋,射雉,获之,其妻始笑而言。贾大夫曰:‘才之不可以已。我不能射,女遂不言不笑夫!’今子少不扬,子若无言,吾几失子矣。言不可以已也如是!’遂如故知。今女有力于王室,吾是以举女。行乎!敬之哉!毋堕乃力!”
仲尼闻魏子之举也,以为义,曰:“近不失亲,远不失举,可谓义矣。”又闻其命贾辛也,以为忠,“《诗》曰‘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忠也。魏子之举也义,其命也忠,其长有后于晋国乎!”
贾辛将要到他的封地上任,先来拜见魏舒。魏舒大大咧咧地说:“贾辛,你过来!从前叔向(即羊舌)去到郑国,蔑长得丑,想要看看叔向,就跟着收拾器皿的人进去,站在堂下,说了一句话,说得很有水平。叔向正要饮酒,听到这句话便说,这一定是然明(蔑字然明)!下堂来拉着蔑的手请他上来,说:‘当年贾国有位大夫,长得很丑,娶了个老婆却很漂亮,三年不说话也不笑。这位大夫驾车带着老婆来到如皋打猎,射野鸡,射中了,她才笑着说话。大夫感叹说,才能不可以没有,我如果不能射的话,你就不说话不笑了啊!而今您的外貌不太好看,您如果再不说话,我几乎就错过您了。话不能不说就是这样啊!’叔向说完,两个人就像老朋友一样。现在你有功于王室,我因此推举你。去吧,保持恭敬,不要毁了你的功劳。”
孔子听到魏舒推举人才的事,认为合于道义,说:“近而不失亲族,远而不失去应当选拔的人,可以说是合于道义了。”又听说他命令贾辛的话,认为这是忠言,说:“《诗》上说,永配天命,自求多福。这就是忠。魏舒推举人才符合道义,他的命令体现了忠诚,他的后代应该在晋国长久吧!”
魏舒的后代在晋国确实长久,但是魏舒主持瓜分羊舌氏和祁氏土地这件事,无论如何不能说是合于道义。至于他对贾辛说的这番话,也不过是倚老卖老罢了,与忠诚有什么关系?
冬,梗阳人有狱,魏戊不能断,以狱上。其大宗赂以女乐,魏子将受之。魏戊谓阎没、女宽曰:“主以不贿闻于诸侯,若受梗阳人,贿莫甚焉。吾子必谏。”皆许诺。退朝,待于庭。馈入,召之。比置,三叹。既食,使坐。魏子曰:“吾闻诸伯叔,谚曰:‘唯食忘忧。’吾子置食之间三叹,何也?”同辞而对曰:“或赐二小人酒,不夕食。馈之始至,恐其不足,是以叹。中置,自咎曰:‘岂将军食之而有不足?’是以再叹。及馈之毕,愿以小人之腹为君子之心,属厌而已。”献子辞梗阳人。
冬天,梗阳人有宗官司,魏戊断不了,只能将案件上报魏舒处理。诉讼双方中的大宗(实力比较强的一方)将舞女和乐器送给魏舒,魏舒打算收下来。魏戊对大夫阎没、女宽说:“家父以不受贿赂闻名于诸侯,如果收下梗阳人的舞女和乐器,那就没有比这更大的贿赂了。您二位一定要劝劝他。”两个人都答应了,退朝之后,在魏氏的庭院里等着。等到饭菜送进来,魏舒招呼他们来吃。到摆上饭菜的工夫,两个人三次叹气。吃完了,魏舒让他们坐下,说:“我从长辈那里听说,吃饭的时候要忘记忧愁。你们在摆放食物时叹了三次气,这是为什么?”两个人异口同声地说:“有人把酒赏赐给小人,我们便没有吃晚餐。饭菜刚刚摆上来的时候,我们怕不够吃,所以叹气。上了一半,自我责备说,难道将军请我们吃饭还会不够吃?因此再次叹气。等到饭菜上完,愿以小人之腹欲作为君子的内心,刚刚满足就行了。”魏舒一听就明白了,于是辞退梗阳人送的礼物。
原文所谓“以小人之腹为君子之心”,意思是小人的肚子已经吃饱了,但愿君子的内心也和小人的肚子一样,有满足的时候。至于后人说“以小人之腹度君子之心”,那就完全是另外一种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