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宫宴,歌舞升平,尽显盛世繁华。
视觉上,是绝对的享受。但味蕾上,却差强人意。
果然,从古至今,许多看上去美好的事,往往形式大于实际。
今晚的菜,摆盘很美,口感却不太美妙。
起初是正儿八经的冷膳,杨芸儿吃着尚可。后来上了热膳,问题便凸显出来。
食材都是上乘的,山珍海味一应俱全,且每道菜都寓意吉祥、名头响亮。然而,送到杨芸儿桌上时,已失去了热气,油腻的口感让人食欲全无。
杨芸儿不禁在心中揣度,那高居御座的景泰帝与崔皇后面前的膳食,是否也如自己桌前这般半冷不热呢?
这个时代民间商业已十分繁荣,餐饮外送在都城随处可见。聪明的商家早已明了具有保温效果的“温盘”,中空可注入热水,让食物送达时依旧保持温热。
为客疯狂,古今商家相通,可民间尚能做到的事情,为何宫宴反而不行呢?
她抬眸望去,只见景泰帝满面春风、喜形于色,而崔皇后则是一脸端庄。坐于下的杨丽妃巧笑倩兮,暗自与皇后较着劲。
她顿时明白过来,妄猜圣意实属多余。
宫宴的规制繁琐而严格,今日上多少道菜品、对应餐具的规格都是有明确的规制,不得僭越,如此复杂的精细活,膳房能够不出错的办下来,已经很不容易了,如果要求每位出席者面前的菜都是温热的……
杨芸儿心头盘算了一下,将自己代入膳房总管,大概也无法顾全所有人的体验吧。
杨芸儿心中呵呵呵,但脸上依旧保持着得体的微笑,看着眼前漂亮的佳肴,做出一副十分享受的样子。
宫廷之中,人人都需修得假面,至于菜品如何,不重要,大老板们开心就行。
不过宫宴的酒水服务还是很到位的。外间有专人负责温酒,源源不断将烫好的热酒送至殿内。
方才李泓暄被景泰帝夸赞了几句,紧跟着又得了小弟李泓晔的恭维,兴致颇高,此刻正喝得起劲。
杨芸儿盯着酒壶,心中正在动摇。
刚开席时,她原想请李泓暄帮忙挡住邻桌的某人,不料小李老板用力过猛,直接给杨芸儿扣了一个不善饮酒的帽子。
杨芸儿向来注重职业操守,既然是演戏就得敬业些,务必在人前做到有始有终,故而她迫使自己收回视线,生生忍着,一口未用,方才心里对小李老板的感激此刻已烟消云散。早知道老板水平如此,当初还不如自己亲自出面应对。此刻还能痛饮几杯宫中酒水。
杨芸儿咽了咽口水,还得感谢丽妃宫中的三碗鹄羹,此刻她至少不觉得饿。
不过,喝多了汤羹,迟早会有反应。杨芸儿人生地不熟,自己的丫鬟嬷嬷也无法带入殿内,不得不在桌子底下戳了戳正喝得高兴的小李老板。
李泓暄一杯酒喝到一半,突然感到腰间被异物碰触,他回眸一看,只见小侧妃正露出楚楚可怜的神情望着自己,这是又怎么了?难道是自己方才间接禁止她喝酒,不开心了?
这女人其实挺好,就是话多,那日家宴喝完酒,杨芸儿洋洋洒洒一通讲完大道理甩手而去的场景令李泓暄记忆犹新。不让她在宫中多饮酒,也是为了她好。在这宫里,哪有她随意讲道理教训人的份?
好不容易,李泓暄才搞明白杨芸儿的意图,不过是要出门更衣呀。他挥挥手招来一名宫女为杨芸儿引路,又颇为不满地叮嘱道:‘看好路,切莫走丢了。”
杨芸儿恭顺应下,心中却颇感不服。她头一次来这种场合,这个时代又没有指示牌,又不让随意走动,找不到茅厕不是很正常么?
杨芸儿跟着宫女走到殿外。今夜是除夕,按照习俗整个皇宫都要“照虚耗”,皇家自然不会吝惜那点烛火钱,因此四处都点亮了灯火,将皇宫映照得如同不夜城一般。
大殿外早已洒扫得一尘不染,连同周边的积雪也都清了个干净。廊下挂着各色宫灯,装饰着大红绸花。门上贴着斗方福字,据说还是景泰帝的亲笔。
办完了事,杨芸儿有意在外面略逛一逛,便打了宫女先回殿内。
她对自己的认路能力还是有信心的。故而抓紧机会四处赏玩一番,才算不虚此行。当然,杨芸儿也不敢走太远,掐着时间差不多了,便克制住自己的好奇,匆匆往回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