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接下来几天,乔妈负责打扫除灰,乔爸则负责修补等体力活,甚至卧室的地砖裂了缝隙,乔爸都从隔壁要了水泥来弥缝隙。
到了这会儿,乔雨薇能体现的作用反倒不打了,她除了给父母打打下手,干的最多的便是计划新房子装修的事情。
装修图纸基本上是按照之前现代的家里来装的,但在家具的购买和布置上,就得另外花些心思了,一来现在还找不到后世那样的款式出来,二来市场上成品家具既贵又缺货,相比购买成品,时下人更热衷于自己大家具。
什么写字台、大衣柜,多数人家都是找了时兴的款式再让人做出来,刷上油漆变更市场上买来的成品一般无二了。
乔雨薇决定也采用这个方法,自己找样式,就让现下装修的工人帮忙打好了。要是样式不够时兴,她还可以在现有的样子上再提些意见让木匠进行更改。
她有了这个想法后,又去征求父母的意见,乔妈只道:“别的不管,厨房和洗手间一定要弄好了,这可关系到以后咱们一家人生活的质量。”
乔雨薇赶紧点头保证,一定会上心,又去看乔爸,后者道:“听你妈的。”
好吧,早就聊到了,问这一句也就是走个过场。
除了考虑装修之时,临近走的两天,乔雨薇又多了一项招待客人的任务。由头则是高如海回来了,又去了一趟团部办退房手续,这下整个家属院就都知道他们家人就要彻底走了。
以前跟乔妈熟悉的邻居纷纷上门送行。说是送行,其实就是午饭后赶紧来串门,顺便说几句道别的话。
乔妈在这里好歹住了这么长时间,虽说离开是为了奔赴更好的新生活,但面对熟悉的邻居们,心里还是有挥散不去的惆怅,于是这两天不管谁来,她都好好招待,好好道别,并邀请他们改日进了城,一定要到自己去,到时候好好招待他们。
有人私下就开玩笑,高团长高升了是好事,不过丈母娘这一家子进城都挤到自家离去,两亲家从此生活在一个屋檐下,也不知道能不能相处的来。
话虽是这样问出口的,但心里早就有了肯定的答案,多半是相处不来的。不光是这文化的人,在场参与这场闲话的人心里也是同样的想法。
试想一下,这事放到任何人身上,只需扪心自问自己是否有这么慷慨大度就知道了。
就在在场众人都从对方的脸上找到答案的时候,姚大姐悠悠开口了。
“人家早就在城里买上楼房了,你们啊都是操心操的多余。”
“啥?自己买楼房?”这人语气里既含惊讶又含佩服。自家也是随军进城,农村人秒变城里人,可到底是住在军区,每次进繁华的城市都得费半天劲。要是到城市里去买房,那是想都不敢想的。
但也有人觉得他们傻,现在有能力的都是住公家的房,以高家的实力,最好是住在人家的小洋楼别墅里,那样才有牌面。就算退而求其次,以高如海如今的职位,难道还不能再要来一套福利房,用来安置丈母娘一家?又何必平白花那老些钱。
经济能力决定眼界和思想。如此这样想的人大多都是没有如此经济实力的,相比之下,姚大姐的思想就开放多了,她只是不说,但心里也清楚,乔家的两个儿女都挣钱,有这样的能力,为什么不自己在城里扎下根,反而要到亲家门上去吃一口受气饭呢?
当然,也许高家根本就不在乎,可吃人最短是自古的道理。
而出去叫八卦看热闹的,还有一些人是冲着乔妈的手艺来的,本来想着让你给我侄女儿看看,结婚都两三年了,老是怀不住,不想这就要走了…
对于这类人,乔妈就亲自许愿,没有多远,要是那天想看,就带人进城来找我,我虽不是包治百病,可把个脉也是可以的。
那人得了准话,立刻喜笑颜开,又打听起他们家进城后的住址,乔妈说的自然是新房子的地址。
无论如何惆怅,等到一切收拾妥当了,一家人还是上了*林斌开来特意送他们进城的车。
乔雨薇想起他们来的那天,也是林斌开车。
“咱们之间的缘分还真是奇怪的很,我们来时你接,走时又是你送。”
林斌一边看路一边爽朗的想,“确实是缘分,老高回来两天了,就等着接你们进城,谁知临时又被一个电话叫走了。只好又是我来顶上了。”
家里没有电话,因此找高如海的电话直接打到了团部的,还是林斌亲自接的电话,亲自传达的通知。
“对了,听说房子已经开始装修了,什么时候搬家,到时候记得通知我啊。”林斌吃了乔妈许多顿饭,到时候肯定是要送上一份礼物,再跟着热闹热闹的。
乔雨薇就笑道:“放心,肯定忘不了。”
车子依旧将人送到高家,林斌陪着进去打了个招呼,就急匆匆回去了。
程萍看到他们果然没几天就回来了,情绪终于又高了起来。
“总算有个人陪着我们说说话了,你不知道你们走的这些日子,家里着实冷清了许多。”
她说的是实话,家里太大,又没个孩子,整天住在里面的,基本上都是些上了年纪的人,闹也闹不动,吵也吵不动,可不就剩下安静和冷清了。
乔雨薇笑道:“我们也想红姨的手艺了。”
于是为了庆祝他们进城,晚上的时候,红姨特意大展身手,做了满满一桌子菜,家里能到的人也基本上都到了,两家人凑在一起算是吃了一顿团圆饭。
接下来的日子,乔雨薇的精力便几乎全部都投入到了房子的装修上。乔爸看了几回后,又给自己寻摸到了一个出了下棋以外的好去处——盐城市图书馆。
他之前就是在图书馆呆了半辈子,现在打定注意定居到城里以后,图书馆变成了每日消磨时间必打卡的地方,而且只要进了这里,似乎比下棋还更能让他心情愉悦。
乔爸先前几天是看书,后来有一日拿着两本书到借阅处登记的时候,听到负责登记的一个年轻男人正在打电话。
乔爸等着他给自己等级的过程中听了一耳朵。年轻男人似乎再给自己的友人出主意,电话里那友人好像是在考古一段盐城历史,但是难度不小,这人就说让他写个大概就行了,没人会深究。
等年轻男人挂了电话,乔爸就将手里的一本历史纪要伸到他面前道:“年轻人,考古历史首先就要态度端正,可不能想你说的那样敷衍。”
乔爸本来是一时嘴快,按照正常设想,十有八九是要被对方一句话怼回来的。可这年轻男人却一反常理,听见乔爸这话,顿时就手足无措起来,站起来红着脸道:“先生说的是,但我那朋友也是有难处。他是回城的知青,学历也就到初中,文化知识不多,偏偏回城后又被安排到了文化馆工作,你说这不是难为人吗?”
乔爸一听,想了想,理解道:“我听你刚才说的意思,你这友人是在参与修市志吧?”这种工作确实没点文化底蕴不行。
年轻男人道:“是省志,他们文化馆里精力好的年轻人不多,我朋友就被凑数抽到省文化馆去了,唉,这种苦日子不知道啥时候是个头。”
省志就是一个省的历史,八九十年代国内开放,老百姓的日子开始好过,许多人解决了温饱问题后就开始关注精神追求,其中一个表现是许多地方开始想起来修县志、市志和省志。
乔爸工作的时候有一两年也被抽调参与过,但当时主要工作是提供他所在图书馆的历年大事件,工作并没有那么繁琐,但流程他还是熟悉的。知道这事对真正的文化人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于上天的工作,但对外行人来说确实是极其痛苦的。
别的不说,单说每天寻找历史事件再经大量验证,这个过程就非常的磨人,若是没有耐心地人,根本就干不了。
乔爸在心里对年轻男人口中的那位友人表示一番同情后,借完书也就走了。回家后还将这事当做见闻跟家里人说了。
乔雨薇听着,问道,“爸,你难道就没有想过重操旧业?”
是说他想不想继续到图书馆去工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