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顺去买了一点工具。
螺丝刀,扳手,电胶布,水龙头,水胶布之类的。
然后才骑着摩托车,回村。
“村长好。”
“村长,你的摩托车啥时候借我骑一下啊。”
。。。
在进村的半道上,几个正在修路的村民,很是热情的跟王顺打招呼。
这些就是花三块钱雇佣的村民。
总共有六个。
有了这六个青壮,每天工作到下午五点,目前全村的路,已经修了三百多米了。
别小看这三百多米修好的路。
现在王顺骑着摩托车经过,一分钟都不用。
换做以前,就算是摩托车,没有五六分钟,也别想通过。
等路彻底修好之后,村民们享受到了便利性,对王顺的崇拜跟爱戴,会更上一层楼的。
到家后,正好看到老木匠,正带着两个学徒,把剩余的家具给搬进去,进行组装。
三个衣柜,三个梳妆台,还有二楼进去的大门。
王爸王妈在陪同着。
杨蓓蓓在边上的小溪上洗衣服。
王顺先把零食之类的,搬运进去,然后拿着新买的螺丝刀、扳手啥的,把马达给拆下来。
他前世除了看农业类的科普短视频之外,最喜欢的就是各种器械的。
像这种笨拙、粗糙的马达,要拆卸起来是很简单的。
里面的构造,原理也并不复杂。
陈汉生说过,这个马达经常会短路。
王顺估计,十有八九是线路接触不良。
果然,拆开来之后,很快就现有一条线快要断了。
他重新续接上,缠绕上电胶布。
然后通上电。
可以正常运转。
1982年,全国绝大多数的农村,是不具备用电条件的。
不过王家村因为所处的地方,距离特区不远,所以多多少少辐射到了一些福利。
整个梅城,除了那些在极度偏僻,很高山上的村庄之外,基本上都通电了。
电费是五分钱一度。
不过,就拿王家村来举例,大多数村民一个月可能用电也就一度到两度。
都很节约,不到非必要,是不会用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