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了想,犹豫着回答:“呃……有几处伤及肺腑,若不好好将养几个月,怕是会落下病根。”
徐十五满意地点了点头,“嗯,那便有劳大夫了。孟京,离府时走正门,大大方方地将大夫送出去。”
“可是娘子吩咐……”孟京犹豫,但见公子眼神坚定,还是点头,“是,小的明白。”
———
连日飘雪,仕焦越来越冷了。
路上的行人少了许多,各家商铺的掌柜都一筹莫展,唯有街角的一家书坊挤满了人。
有好奇的掌柜结伴去打听,这才知道原来这间书坊刊印的新书刚刚到店,城中的文人都排着队等着买呢!
另一位掌柜问得细些,“不知道是什么书如此受人追捧?难道是哪位大家之作?”
这话遭到了一群文人的鄙夷。
“是岑三娘子写的悼词!据说她在瑞国公府老国公去世后,每日都写一篇悼词追思先人,如今已经将近一年,她的友人将其集结成册,刊印了出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被鄙夷的掌柜不服气,“悼词有什么好看的?哪有话本和游记有趣?还是一个女子写的……”
另一位文人温文尔雅,笑着解释:“您有所不知,这岑三娘子可不是一般的女子,她可是在宫里选伴读的遴选中得了头名的才女!她的文章华彩斐然、行云流水,颇有魏晋名士之风,不拜读一番岂不可惜?”
他身边的文人跟着附和,虽也是笑着,只是眼中露出的精光让人感到不适,不如方才说话的那位文人亲切。
“是啊!而且她的书画可被先帝太傅柴大人之女,大儒楠斋先生之妻亲自夸奖过!这马上就要春闱了,大家都想好好研习一番,说不定还能更进一些名次。”
几位打探消息的掌柜互相看了一眼,也忍不住到人群后面排队了。毕竟事关科考大事,家中就算现在没有举子,万一将来有呢?多做些准备总没错。
———
隽华院中,岑静昭披着狐裘坐在廊下,一边烤着暖炉,一边看着书坊夏掌柜昨日送来的书册。
虽然她和徐十五说自己不在意那些恶言,但心里终究是有怨气的。她不能平白被人欺侮,更不能让徐十五下一次再愤而出手。
于是她找来自己写的悼词,好在她每日都会写一份再誊抄一份,在灵堂里烧掉的都是誊写在上好的黄麻纸上的。
没想到原本只打算留作纪念的底稿,竟有了用武之地。
她让孙不思化名,将其交给夏掌柜,夏掌柜看过之后当即同意刊印卖。
只靠着才学的名头自然不够,她又让人将柴夫人夸奖她的话传了出去,一时间文人和举子都被勾起了兴趣。
初喜撑着伞回来,她走到廊下收起伞,抖落了上面的雪,笑着递给岑静昭一份糕点。
“这是刚出炉的红豆糕,还热乎着呢!娘子趁热吃。”
岑静昭笑着接过,“去书坊看过了?”
闻言,初喜笑得更开心了,“看了看了,队伍排得老长了!肯定不够卖的。今日夏掌柜太忙,我没见到人,明日我叫他再多刊印些。”
岑静昭咬下一小块红豆糕,轻轻摇头,“不刊了,告诉夏掌柜就卖这些。”
初喜摸不着头脑,眨巴着大眼睛看着岑静昭,岑静昭笑道:“物以稀为贵,等哪天人手一块金锭,那金子也不值钱了。”
她起身惬意地伸了个懒腰,“想看我的书,便等我什么时候有空再写吧!”
———
不出几日,仕焦城里人人争相传看岑三娘子的《咏怀集》,因为买不到书,还催生出了新的产业。
一些家贫识字的人,专门为人抄书,好让买不到书的人能够看到这部佳作。
一时间,城中几乎无人不知《咏怀集》,岑三娘子的大名也传遍了仕焦,对她的评价也从“恶女”渐渐变成了“才女”。
甚至有人为她说话,说瑞国公府老国公就是看中了她的才学和诚孝,才将公府托付给她,毕竟一日作一篇精彩绝伦的悼词,二者缺一不可。
他们当然不知,这只是岑静昭日常的习惯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