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通忙活下来,众人累得够呛,最终只收获了一千三百左右的鱼获,其余全部扔回海里了。
随后,葛大明找到了上次停船的位置。
船停下靠岸后,大家准备拿上东西登岛。
此时,岛上静悄悄的,大家发现岛上没什么变化,周围没有其他船只,感觉不到任何生物。
渔苗有些好奇,心想那些远航的船都在哪里作业呢?自己出海这么多趟,竟从未发现过它们的航线,估计它们走的都是远海,渔苗没有到过的地方。
馒头和水立方渔苗等人,特意拿抄网在稍大些的水坑里打捞,没什么收获后便放弃了,毕竟这些坑都是之前捞过一遍的。
这两天好像没涨潮,肯定不会有新收获。
他们相信上次作业足够认真,不会有漏网之鱼。
来到大坑旁,大家才把东西放下。
“老大,咱们怎么干啊?你给指个方向呗。”馒头看向渔苗说道。
葛大明这会儿也在四处打量,想找一处能凿洞的地方。
毕竟这里全是石头,得找石层较薄或相对薄弱,且位置在下方一点的地方,这样才能凿出洞,把竹筒插进去让水更好的排出。
当然,为了不让鱼溜走,每个竹筒下方都要绑一张渔网,以便过滤流出来的海水,确保没有鱼跑掉。
渔苗很快就选定了第一个位置,烧饼和豆浆两人随即开始合作凿洞。
他们要在石壁上凿出一个能容纳竹筒的洞。
没过多久,葛大明也找到了另一处位置,而且水位更低,也就是说这个洞流出的水估计能流到大坑底部。
渔天正和渔银两人一组,开始在那凿洞。
不过这处石壁较厚,预计要花费更多时间。
渔苗早有准备,特意带了一根很长的铁棍,一头是尖的,方便凿洞。
没想到水立方也很快找到了一处,而且是石层比较薄的地方。
油条和馒头赶忙过去开工。
之后,渔苗和葛大明又寻到一处,两人也开始合作。
水立方则负责给大家传递工具,因为有些工具只买了两三份,哪边要用就由水立方传递过去。
这样不至于影响凿洞的速度。
很快,第一个薄石壁的洞被凿通了。
石壁凿通后,迅速把竹筒接上,找了个合适位置放好渔网,渔网两边用大石头压住,渔网中间两端用几根长树枝撑开,恰好把渔网放在一个小坑中。
这样一来,即便真有鱼随着水流出来,也会落入渔网中,而且坑里有水,鱼也不会很快死掉,能最好的保护渔网中的鱼。
三刻钟后,陆续凿出的洞越来越多,又过了一会儿,所有洞都插上了竹筒,开始全面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