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格党党>冥想自成 > 第7章 杀灭一切烦恼(第2页)

第7章 杀灭一切烦恼(第2页)

多年来,神经科学、脑科学家们一直在致力于破解一个难题:大脑最底层、最本质的功能是什么?

最前沿的神经网络的研究现,我们现:大脑是一台名副其实的“预测机器”。

正如心脏的主要负责向全身泵送血液一样,大脑的核心功用就是“不断地做出预测”。

这个理论被称之为「贝叶斯大脑」。

(注:因为大脑预测加工的模式,可以用数学家托马斯贝叶斯提出的“贝叶斯定理”来解释,该定理指出,我们对某一外部事态之概率的评估由两个因素决定:、我们对该事态生概率的初始信念;、可用证据与该事态的一致性水平)

即我们的大脑无时不刻都在进行着「依据其对世界的先验知识,对输入的感官信息做出原因推断或者假设」的工作。

换句话说,大脑会凭借过往的经验、记忆等一切录入的“数据”来构建一个关于这个世界因果秩序的模型。

在生命中的每一刻,大脑都会收集、统计新的数据来更新这个模型,而这个模型的唯一职责就是「生成对于当下与未来的预测」。

而当我们的“预测”与“实际感知到的世界”不相符的时候,就制造出了「预测误差」。

然后大脑会依据「预测误差」来更新内部的模型,从而在未来减少“期望”与“现实”之间的偏差,使之趋于完善。

因此,大脑的「贝叶斯推理方式」与当下炙手可热的「人工智能」的工作原理有着高度的相似性——你投喂给它什么数据,它就会依据这些数据来更新内部的模型,进而对外部做出反应和预测。

如果上面的说法让你感觉过于复杂,不好理解,那我们就来举一个例子。

在下面这张黑白的图案中,你能看到什么?

但是,当你再看到下面这张照片时,你的判断就会生改变。

此后,你再看到第一幅图片时,你就会自然觉得这是一条蛇。

因为大脑输入了全新的「事前经验」,所以我们就会对同一个事物产生不同的感知和判断。

这正是德国物理学家、生物学家赫姆霍兹在世界o年代提出的「无意识推理」概念:

我们的感知并不单纯是一个“自下而上”的过程,即视网膜接收到视觉信号,然后把信号原封不动地传送给大脑,而是一个“自下而上”,即经过事前经验的推理而得出结果的过程。

简答来说,因为我们每个人大脑所储存经验的不同,所以面对同一个事物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判断和反应。

这就类似于认知行为疗法中的「情绪abc原则」:面对同样的现实,因为不同的人会又不同的信念与评判,所以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

基于「无意识推理」,神经科学家们进一步现:

大脑在获得实际的感官数据之前,会依据过往的经验生成对外部世界的“预测”,并与世界通过感官接收到的信息来进行比较。

当「预测」与「实际感受」不一致时,便产生了「预测误差」,然后大脑会据此调整内部的模型,以减少这种误差。

如上图,以我们的胃部感受为例,大脑中存在着一个对于“胃部感受”进行预测的内部模型。

如果我们之前的肠胃一直是舒适的,那么基于过往的经验,我们对下一秒肠胃感觉的预测依然会是“没有任何疼痛”的。

但此时,我们忽然体验到了一阵剧烈的肠胃痉挛、阵痛,这个“实际体验”与我们大脑中的“预测”是不相符的。

自下而上的“实际的感官数据”与自上而下的“大脑的预测数据”相遇,产生的「预测误差」会被上传到大脑内部的预测模型,大脑会据此更新模型,做出新的预测。

这便是我们之前所说的“贝叶斯大脑”与“预测编码模型”。

o

心理问题的本质:预测≠现实

预测误差出现时,大脑就会通过制造强烈「情绪波动」的方式,来让我们为“意料之外”的现实做好准备,应对风险,解决问题。

而焦虑症、强迫症、抑郁症等其它心理问题,或者说人生一切痛苦的本质,正是我们大脑内部模型所给出的「预测」与我们对客观世界的「实际感受」之间,出现了频繁且越来越大的误差,导致我们情绪的震荡幅度越来越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每一个焦虑、抑郁与强迫朋友,对世界的预期都是十分“精确”且“高”的。

他们的脑海中总是充满了“应该”、“必须”、“一定”要“完美”的信念。

或者说,他们根深蒂固地认为,人生是不应出现意外的。

“高而精”准的预期,一方面,容易引消极的联想、提前的担忧,因为担心自己的预测无法实现,所以不自觉假设糟糕的情形,提前做出防御、打算。

另一方面面对同样的现实,悲观者也容易做出消沉的解读、诠释,这也就是为何焦虑、抑郁者眼中的世界远比真实的世界更消极、灰暗。

例如,恐惧失眠的朋友,固执地认为自己每晚的睡眠状况应当是完美无暇的,不仅要过小时,而且必须是深度睡眠,一夜无梦。

一旦稍微休息不好,就会激起强烈的不安与烦躁。

社交恐惧的朋友,内心根植着“别人一定要尊重、喜欢我”的预期,哪怕他人只是不经意间的一句玩笑,一个随意的动作,都有可能因为“不在预测的范围之内”而引起焦虑、低落的情绪反应。

还有洁癖的朋友对于“绝对整洁”的执着,强迫思维的朋友对于“确定的答案”异乎寻常的渴望等等,都展现出了神经症者对于自己、他人与环境“极高且极为精准”的「预测」。

可现实的世界是无常变化、不可掌控的,天气可能阴,可能晴,温度可能热,可能冷,我们可能睡好,可能睡不好,他人可能喜欢我,也可能讨厌我。

偏执的预测,让我们在面对千万种可能性时,只能接受最完美的那一种,那情绪的起起伏伏,痛苦的心境不免就会成为人生的常态了。

反观心态良好、积极乐观的人,他们对世界的预期往往是相对“模糊且低”的。

例如,对于一个不怕失眠的人来说,当被问及今晚希望睡几个小时,他通常会回答说:几个小时都行呀,只要别一分钟睡不着即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