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格党党>武则天的死因 > 第5章 武家有女-史书为伴(第1页)

第5章 武家有女-史书为伴(第1页)

在武家那弥漫着浓厚书卷气息的宅院里,幼年的武曌宛如一只对知识充满渴望的小书虫,对各类书籍都展现出了异乎寻常的好奇与执着。而在众多书籍之中,历史书籍犹如一颗颗璀璨夺目的明珠,散着无尽的魅力,深深地吸引着她,成为了她最钟爱的宝贝。

走进书房,那一排排高大的书架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书籍。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书架上,反射出柔和而温暖的光芒。武曌踮起脚尖,努力地伸手去够最上层的书架,她的眼神中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终于,她成功地抽出了一本泛黄的史书,轻轻地翻开了它的第一页。

那泛黄的书页仿佛承载着岁月的沉淀和智慧的密码,每翻开一页,都像是开启了一扇通往过去的神秘之门。武则天小心翼翼地抚摸着书页,仿佛在与历史进行着一场亲密的对话。她的目光紧紧地盯着文字,思绪随着文字的流淌而飘荡。

从《史记》中,她仿佛看到了秦始皇嬴政那雄才大略的身影。他以非凡的勇气和智慧,横扫六国,结束了长期的战乱纷争,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秦始皇嬴政的金戈铁马的征战画面在她的眼前栩栩如生,商鞅变法使得秦国国力强盛,王翦、蒙恬等名将的英勇善战让她对战略和军事有了初步的认识。“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这样豪迈的描述让她心潮澎湃,也让她开始思考权力的集中与运用。

接着,她又沉浸在了楚汉相争的历史长河中。项羽,这位力能扛鼎的英雄,以其勇猛无敌而闻名于世。然而,他的刚愎自用却最终导致了他在垓下之战中的败北,乌江自刎的悲壮画面让她为之动容。“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她仿佛听到了项羽那绝望的呼喊,感受到了他内心的痛苦与无奈。而刘邦,这位起于草莽的英雄,以其善用人才、能屈能伸的智慧,最终夺得天下,建立了大汉王朝。武则天不禁思考,或许成败不仅仅取决于武力的强弱,更在于智慧和策略的运用,在于能否知人善任,团结各方力量。

翻开《汉书》,汉武帝刘彻的雄才大略令她折服不已。在位期间,他加强中央集权,推行推恩令,削弱诸侯势力;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统一思想;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开疆拓土,使大汉王朝的威名远扬。“寇可往,我亦可往!”这样的豪迈气概让她对国家的强盛和君主的气魄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时,她也看到了宫廷斗争的残酷,卫子夫的得宠与失势,巫蛊之祸的牵连之广,权力更迭背后的血雨腥风,让她明白了在这看似辉煌的宫廷之中,隐藏着无数的阴谋与算计。

在《三国志》里,三国鼎立的风云变幻让她目不暇接。曹操的权谋、刘备的仁德、孙权的守成,各路英雄豪杰在乱世中角逐天下。诸葛亮的智慧和忠诚更是让她赞叹不已,“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为报刘备的知遇之恩,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虽未能实现兴复汉室的目标,但他的精神却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她为诸葛亮的壮志未酬而感到惋惜,也由此明白了时势造英雄,而英雄亦需顺应时势,懂得审时度势,把握机遇。

当她翻开《资治通鉴》,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展现在眼前,从周威烈王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一千多年的历史画卷徐徐展开。历朝历代的兴衰荣辱,政治的清明与黑暗,君臣之间的关系,百姓的疾苦与安乐,都在她的脑海中一一浮现。

她看到了唐朝之前的隋朝,隋文帝杨坚的励精图治,开创了“开皇之治”的繁荣局面。杨坚统一全国后,改革制度,展经济,推行均田制,减轻赋税,使百姓得以休养生息。然而隋炀帝杨广的好大喜功,滥用民力,导致民不聊生,最终引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使得隋朝二世而亡。这让她深刻地认识到,一个君主的决策和行为,对国家和人民的命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君主应当以民为本,关注民生,不可贪图享乐,不顾百姓死活。

在阅读史书的过程中,武曌常常会因为书中的人物和事件而陷入沉思。夜晚,当明月高悬,洒下银辉,她会坐在窗前,对着那轮明月,思考着那些历史人物的得失。比如,唐玄宗李隆基早年英明果断,开创了“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了鼎盛。李隆基任用姚崇、宋璟等贤臣,整顿吏治,改革军事,展经济,使得唐朝的国力空前强盛,“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但后期却沉迷于享乐,宠信杨贵妃,导致了“安史之乱”,使唐朝由盛转衰。“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这让她明白,君主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和警惕,不可被眼前的繁荣所迷惑,要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有时,她会与父兄探讨历史中的问题。一次,她读到了关于“贞观之治”的记载,便向父亲请教:“父亲,唐太宗为何能开创如此盛世?”父亲微笑着回答:“唐太宗虚心纳谏,任用贤能,轻徭薄赋,关注民生,方能有此成就。他能听进去魏征等人的谏言,改正自己的错误,这是很难得的。”武曌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又问道:“那为何有些君主不能做到这些呢?”父亲耐心地解释道:“权力容易使人迷失,欲望容易使人盲目。唯有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意志,才能成为一代明君。而且,治理国家并非易事,需要平衡各方利益,解决各种矛盾。”

武曌还会将不同朝代的相似事件进行对比和分析。比如,她会比较汉朝的“文景之治”和唐朝的“贞观之治”,思考两者的异同之处,以及对当时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文景之治”时,汉文帝刘恒和汉景帝刘启推行黄老之术,无为而治,与民休息,减轻赋税和徭役,使得社会经济得到了迅恢复和展。“贞观之治”则注重选贤任能,完善制度,加强法制,开创了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局面。通过这样的比较,她对治国之道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明白不同的时代需要不同的治国策略,但归根结底,都是要以民为本,让百姓安居乐业。

历史书籍中的女性人物也引起了她的关注。从吕后的权倾朝野到窦太后的影响政局,她看到了女性在历史舞台上的身影和作用。吕后在汉高祖刘邦死后,掌握朝政大权,虽然手段狠辣,但也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汉初的局势。窦太后喜好黄老之学,对汉景帝和汉武帝初期的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这让她意识到,女性并非只能居于幕后,也有能力参与到政治和社会的变革之中。

随着阅读的深入,武曌的思考力和洞察力不断提升。她不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书中的内容,而是开始主动地分析和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她能够从复杂的历史现象中找出规律,从众多的历史人物中总结出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

她会思考历史的循环和变迁,为什么有些朝代能够长治久安,而有些朝代却昙花一现?是君主的个人素质,还是社会制度的问题?她也会思考历史中的改革和变法,为什么有的能够成功,推动社会的进步,而有的却以失败告终,甚至引社会的动荡?

在与姐妹们的交流中,她也会分享自己从历史书籍中获得的感悟。姐妹们对她的见解常常感到惊讶和佩服,而她则更加坚定了通过阅读历史来丰富自己的信念。

有一次,家中来了一位学识渊博的客人。在交谈中,武曌谈起了自己对历史的一些看法,她说道:“历史就像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过去的得失,从而汲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比如秦朝的苛政导致民怨沸腾,最终灭亡;而汉朝初期的休养生息政策则使国家得以恢复和展。”她的观点独到而深刻,令客人对她刮目相看。客人赞叹道:“小小年纪,竟有如此深厚的历史见解,将来必成大器。”

历史书籍如同一面镜子,让武曌看到了过去的兴衰成败;又如同一位导师,引领她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更如同一把钥匙,开启了她对世事洞察的智慧之门。在这浩瀚的

喜欢武则天生死之间的不凡历程请大家收藏:dududu武则天生死之间的不凡历程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