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纳凉的大爷大妈看到温暖这么关心自己的婆婆,纷纷夸赞。
“你这个儿媳妇真好。看你不在家,都会出来找你。”
“是啊,这还帮忙看脚,老姐姐,你脚是有什么问题吗?”
“你要是没什么事儿,就跟着你儿媳妇回去吧。
省的她在家里担心你。”
街坊四邻都在你一言我一语的夸着温暖。
“我娘前阵子下雨天摔到了脚,所以才一直待在家里没出门的。”
温暖看婆婆不说话的样子干脆自己和大家解释。
“拿药酒揉了吗?”
“老人摔伤了可是一个大事儿。”
“我们现在上了年纪,摔一下可不得了。”
一个摔伤又让大家打开了话匣子,七嘴八舌的讨论了起来。
温暖并没有掺杂其中,而是坐在婆婆旁边脸上一直挂着笑容。
沈瑞娘听着大家说的那些偏方摆了摆手。
“我儿子带我去看了大夫,也买了药。
第二天就好的差不多了,但是儿子,儿媳妇非让我在家里待着。
说什么伤筋动骨100天,一定要养好了再下床。
今天要不是来了个熟人,能扶我出来他们两口子还会叫我在家里接着待呢。”
这些话听起来像抱怨,但实则是在向身边人低调的炫耀。
周围的人也很给面子,捧场的笑了笑。
温暖倒是抓住了时机,插了句嘴。
“老人和年轻人还是不一样的,如果受了伤,不养好就出来跑跑跳跳的,这天阴下雨搞不好会脚疼。”
“你这儿媳妇可真是孝顺。”
“我要是能有这么好的儿媳妇就好了。”
看着周围人艳羡的目光,温暖也跟着笑了笑。
她说这些话倒不是故意的,而是想让婆婆从别人嘴里听到些夸奖自己的话,让婆婆能够认清楚形式。
不要老想着在家里吵吵闹闹的,挑拨儿子和儿媳妇之间的关系。
家和才能万事兴的道理,希望婆婆也能够明白。
沈瑞娘听着周围人的对于儿媳妇的夸奖照单全收,时不时的也会点点头。
除了偶尔温暖和沈瑞不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情以外,大多数的时候一家人还算不错。
但是也不能一直陪着婆婆坐在这儿任人夸奖,眼看着时间差不多了,温暖还是提醒婆婆得先回家。
她还要去学校里接孩子放学。
“行吧,那你就先把我送回家。”沈瑞娘搭出了一只手,让温暖扶着自己慢吞吞的往家走去。
等把婆婆安置好了以后,温暖又给她倒了水,拿了一些吃的放在床边。
“娘,我先去接孩子们放学,你要是饿了就先吃点儿点心等我回来了再给你们做饭。”
“知道了,你去吧。
我这么大个人还会饿着自己不成。”
沈瑞娘朝着温暖摆了摆手,一直等到听见了院门关上的声音才拿起桌子上的点心咬了两口。
“我这个儿媳妇确实不差,但要说特别好,也不至于。
外头的那些老家伙说的也都是实话,要是我们这一家人能一直这么过日子就好了。
这样我也能一直住在这么好的大房子里,可比我回乡下强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