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格格党>朕真的不务正业奇书网 > 第五百八十四章 算了先杀人吧(第3页)

第五百八十四章 算了先杀人吧(第3页)

“陛下,很多事,杀人是可以解决问题的,臣以践履之实而言,面对斧钺加身之时,没有人不害怕的。”王崇古以自己充分的反贼经验,告诉陛下,反贼更怕死。

“这钟鼓楼实在是太高了!”海瑞带着沈鲤爬上了钟鼓楼,扶着膝盖,气喘吁吁的说道。

“咱们俩一把老骨头了,就该在瑞,这两个骨鲠正臣,都超过了五十岁的年纪,但还是爬了上来。

在沈鲤之后,就是王国光、张学颜等一众廷臣,他们在

“除了海瑞这样的人。”王崇古看到海瑞爬了上来,赶忙说道,这刚说完没人不怕死,就遇到了个不怕死,舍生而取义的人,王崇古赶紧为自己的话打补丁。

海瑞不怕斧钺加身,他敢抬棺上谏,劝谏皇帝要行正道,就不怕斧钺二字。

嘉靖末年,海瑞抬棺上谏,隆庆皇帝神隐,在宫里奢靡无度,海瑞连章上奏规劝。

不仅仅是海瑞。

嘉靖末、隆庆初年,有个宦官叫李芳,是内官监太监,隆庆元年二月,李芳就劝谏隆庆皇帝要节俭,不要奢靡,清理了一大批的冗员,革罢了上林苑监许多的杂役,节省宫廷开支的同时,反对骄奢淫逸,切谏不止。

隆庆皇帝命李芳闲住,李芳还是闲不住,反复说着节俭二字,被隆庆皇帝打了八十仗,下了刑部大牢,等待处决,理由是:事朕无礼锢之。

李芳确实挺没礼貌的,切谏就是恳切进谏,话肯定很难听。

这个时候,和宦官一直不对付的文官,反倒是以刑部尚书毛恺、刑科都给事中舒化等人为首,进言劝隆庆皇帝,怎么说也是潜邸旧膺从龙忠臣、直臣,你这么杀了李芳,陛下潜邸旧臣,岂不寒心?

最终李芳被赶到了南京做了净军,后来到了凤阳种地去了。

李芳走后,陈洪、滕祥、孟冲这些个混账东西,逐渐得宠了起来。

同样因为劝谏隆庆皇帝节俭而失宠的还有陈皇后,现在的陈太后;

同样因为劝谏隆庆皇帝节俭被外放的官员还有海瑞去了应天做巡抚。

同样,张居正在隆庆二年,跟皇帝讨价还价,皇帝要三十万两白银,张居正只给了十万,多一厘银都没有,杀了他张居正也没用。

王崇古这么一扒拉,发现不怕死的人还真不少,只能说:汉室江山,代有忠良,唯独没有我。

王崇古怕死,践履之实的讲,杀人能解决问题。

“发生了什么事?”海瑞终于把气喘匀了,看着皇帝面沉如水的样子询问道。

“有人在找死。”王崇古把奏疏递给了海瑞等人,简单的解释了下其中的内情。

海瑞看完了奏疏后,十分确信的说道:“这不杀留着他们过年吗?快马前往南衙,立刻将其拿下就是,疯了吧,有几家磨坊,就不知道自己姓甚名谁了?就敢如此胆大包天,胡作非为?!”

“朕也不想整日里喊打喊杀的,这帮蠢货,害苦了朕。”朱翊钧由衷的说道。

赚钱的生意那么多!为什么,偏偏要盯着老百姓那点血汗钱?

在这个没有大型机械、没有化肥、没有完善水利设施的年代里,种地那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力活,三伏天要下地,数九天也要下地,堆肥是人拉肩抗,一点点挑到地里的,不避寒暑,辛辛苦苦种点粮食,封闭的小农经济之下,本就没什么利润可言,还要对这粮食,动歪心思。

那就不能怪朱翊钧心狠手辣了。

哪怕是搞点官田侵占、掏空府库的把戏,也不至于让廷臣们达成一致,喊打喊杀。

自作孽,不可活。

这玩意儿,影响过于恶劣了。

最终爬上来的廷臣们意见非常一致,因为中书舍人还在爬楼,所以这次钟鼓楼议事,就没有记录在案了,廷臣们也是畅所欲言,大家的态度都是一致的,那就是先抓了,查问清楚。

过年时肯定要过年的,光是查补的手续,不加急的话也要一年之久,要查清楚其危害,要践履之实的问责,杀头的杀头,流放的流放,充边的充边,按照影响不同,带头的人就要明正典刑,防止恶劣影响扩大。

朱翊钧开始下楼,他下楼的速度不快,但廷臣们毕竟都一把年纪了,还是没能跟上皇帝陛下。

“以后众卿,每月都要来爬一次,登高望远,朕陪着你们一起,脱脱毒也挺好的。”朱翊钧看着楼道里没有一点斯文的朝官们,扔下了一句话,就向着钟鼓楼之外而去。

很快一道严旨入了内阁,责令南衙缇帅骆秉良,将这十七户尽数缉拿归案,抄家法办,仔细查补后,押解案犯入京,至于法办的原因,也写的很清楚,哄抬粮价等同于制造民乱,等同于谋反。

这是非刑之正,皇帝当然要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而努力,这么搞天下沸反盈天,他这个皇帝还要不要做了?

对于势要豪右而言,当下的挑战,就是如何在社会剧烈变革的过程中,搞清楚、想明白、自己和绝大多数普通百姓之间的关系,怎么处理好这种关系,做出正确的选择。

如果大明的势要豪右都能把这个问题想明白,搞清楚,那么大明迎来一个千年尺度上的辉煌盛世,根本不是问题。

中国的历史很长很长,其实早就给出了选择,从时日皆丧予及汝皆亡开始,就已经有了答案,但这些个势要豪右们,始终不肯面对这个选择。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连儒家都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份严旨到六部的时候,就引起了轩然大波,朝臣们立刻就问,是哪个不长眼的家伙,又办了什么大缺大德的事儿,引起了陛下在过年前,如此雷霆大怒?

等搞清楚后,朝臣们立刻就明白了,陛下为何动怒了。

理所应当。

陛下的确是个皇帝,是天下最尊贵的人,至高无上,但陛下同样是一个农户,亲事农桑,能够感同身受的理解农户们的难处。

农户们其实不怕天灾,因为人力可胜天,再可怕的天灾,也有应对之法,唯独怕人祸。

(本章完)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