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格格党>审计故事剧本 > 第18章(第1页)

第18章(第1页)

省地税局将这一决定告知市地税,要求对水若山进行人事考察,如果没有什么大问题,立即办理调动手续。市地税局分管人事的沈副局长正好是湖阳县人,与董同学还是一个乡的,到了湖阳县,先向县局了解水若山这个人。

沈副局长在成立地税局前是市财政局的预算科长,与湖阳县财政局的邱局长很熟。县局得知这位市局领导的来意后,却在人事考察表上推荐了另一个人,一个与县财政邱局长关系相当不错的地税中层干部。

沈副局长有些不解,问怎么换了一个人?应局长解释说,水若山违反计划生育,超生了一胎,正准备对其进行处理呢。计划生育是基本国策,那个年代政策执行很严,国家干部违反了罪加一等,要被开除处理。

市局领导当然不敢隐瞒,依照下面的意思,换了他们推荐的人,这是难得的机会呀,向省局推荐人才,也是市局的光荣,说明我们的管理有成效,出了人才。

他们没想到的是,省地税局要的是真正的人才,而不是换了一个名字就成了人才的人,何况这个人还是省委领导的秘书打招呼推荐的。结果县局推荐的人也没去成。

但亏大的是水若山,他花了近十年的心血写成的那些材料,最后编成一本书出版了,而那本书的主编、副主编和主要作者都与他无缘,只是在编后记里点了一下他的名字,说感谢他提供的宝贵意见。

省地税局寄过信给水若山,董同学也跟他打过电话,说调他到省稽查局,让他等待人事考察,但一等就是半年,后来他才在县局听到露出来的关于他被调包的风声。

他再一次无奈地仰天长叹,天妒英才啊,他承认自己的性格古怪,他甚至有时执着得令人难以理解,但也不用这么对待他吧,违反计划生育,亏得他们想出这么一个“国策”来,亏得市局来人事考察的领导只是听了有心人的汇报,根本不与被考察对象见面,就换了一个人的名字,好象跟违反计划生育的人见了一下面都会影响他自己的前途一样。

这个玩笑真的开得有点太过了,他真的不理解,为什么就有那么些人,自己不赏识他的才能,也不让别人赏识,心安理得地让他的才能埋藏!难道就像许多人说的,这个人不可用,连县长都不放在眼里的人,请问哪一个领导能管得了他,还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向上推荐还不是给上级领导添麻烦,到时受责骂,遭埋怨,说隐瞒实情不报的,给小鞋穿的还不是我推荐的人?

其时,水若山三十岁,八八年结婚当年生子,且在当年就在县计生委办了独生子女证,按月在县税务局计财股领取十块钱的独生子女费。

半年后,那个来湖阳县人事考察的沈副局长接到董同学的电话,问他推荐的水若山怎么没来省地税局上班。

沈副局长如实汇报说水若山违反了计划生育超生一胎,所以没通过人事考察。

你是怎么做的考察?都没跟考察对象见面证实人家是否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就听信他人一面之词换了别人?

沈副局长这才知道真相,被他熟悉的财政局长给骗了。但他没有对县局那些人大动肝火,生气也没用啊,到时说不定还遭人说自己没眼光、太官僚,划不来。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大概人们都喜欢推举自己器重的人,这应该理解,这个社会用人制度本来就是如此。

但不管怎么安慰自己,他还是在心里底感觉对水若山有些内疚,他对县局主持工作的应副局长说,找个机会把他调到县城来,进不了局里,在直属分局或稽查分局也行。这样多少对他也是个补偿。

这样的补偿的确曾在水若山的心里起过一些波澜,他觉得自己还是有价值的,他的努力还是有人欣赏的,得知他把当年的税收任务完成,可能过完年就会调到县局去的消息后,他的工作积极性也更大了。

但九五年六月,他又一次犯了毛病,竟然与他的顶头上司财政局邱局长抬起竹杠来了。不仅县地税局没去成,还惹了一身麻烦。

第四回-有线电视劫-013

六月中旬,全县的税收任务都很吃紧,县政府与财政局、地税局组织了一个税收督导组,督导下面一定要达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任务。

督导组到了水若山所在的地税所。程序上是首先由管业务的水副所长汇报已入库的税收情况,要实现任务过半还有多少缺口,计划还有那些税收“眼色”,最后是向督导组领导保证,坚决完成政府下达的税收任务。

每个所都是这样表态的,但水若山没有,他说,“九四年初我这个乡的任务是6万5千,十月国、地税分家后,当年就变成国税5万,地税30万,结果呢,当年国税只收了不到3万,地税向农民摊派屠宰税18万,余下的12万,单位和个体户收了4万元,剩下的8万是向信用社贷款完成了任务。”

“九五年地税保底任务是36万,比上年增长20,目标任务是45万元,比上年增长50,向农民摊派屠宰税19万,向外出打工的人摊派‘打工税’7万,剩下的目标任务19万还不知道去哪儿收。”

“去年信用社不肯贷款,是我们四个税收专管员以个人工资担保贷款8万缴的税,到现在这8万块还没税源补上,信用社现在连自己的税都不肯交了,说是要抵扣我们贷的款,要不就把贷款还了。”

“大家都知道,农村供销社都倒闭了,现在都是个人承包经营,实行个体‘双定’征收。农村信用社全县都一样,四年后的九九年澳门回归的税收都收清了,农村的乡镇企业基本上都倒闭了,没税可收,个体户双定税收我乡与其他乡的税负基本相同,比县城的个体户也少不了多少,且年年按县局标准增长双定税负,地税实际能收上来的4万都不到,上面一定要我收45万,你叫我怎么去收。”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