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肴不得不服气,大哥取名字确定比自己好听一些。就这样,冰桃和雪藕正式来到沈家,成了佳肴的左膀右臂。
都是普通的农家姑娘,长相普通,身材不高,力气很大,能吃苦,干活卖力。真论起来,唯一的缺点就是吃的太多,饭量跟沈明远差不多。
这要在别的家里,主人肯定不给她们吃饱,还会嫌她们吃的多时常打骂一下。可在沈家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佳肴对这两个跟自己差不多大,却被卖为奴的女孩充满同情。
一日三餐只要不浪费,随便吃。干活也不是往死里用,沈明远干多久她俩干多久。有时她俩天不亮起来洒扫,佳肴听到动静还会隔着窗户道一句:“再去睡会,天亮再起来!”
沈明觉这位大老爷,更是一点脾气都没有,见了两人还点点头,从未说过一句重话。一起干活的沈明远,更是把两人当同龄朋友相处。
不过几天冰桃雪藕就对沈家产生了归属感,为自己能到这样的人家为奴感到庆幸,干活更加卖力了。
有沈明远带着她俩做蚊香,佳肴才算得点空闲,立即找赵衙役先请他吃顿河粉,他笑道:“都传水师那里有种新鲜吃食,洁白如雪,口感韧滑,比北方的面条还好吃呢!
原来是沈小哥做的啊!确实美味!”
待沈佳肴说沈大人决定,把这个配方免费教给衙役们的家人时。若不是沈佳肴拦着,赵衙役都要跪下磕头了!
当天就把自己的妻子、妹妹、老娘全都叫来,叮嘱道:“这个河粉做法,水师来要,还花二十两银子才买去!如今沈大人体贴下属,免费教于我们,一定要认真学!
学好了朝食就卖这个,可比卖米糕、咸粥的强多了!”
这三人先来帮着劈柴磨米,待赵衙役在县衙一说,二十来个衙役,除了几个没成家没家人的,其他人哪怕是远亲,也叫了个女眷过来学。
佳肴一看有三十多人,便先给她们讲了一下做河粉的过程。从泡米开始,一直讲到煮法。尔后才演示一遍,忙了两个多时辰,三十多人才一人带着一包自己做成的河粉欢天喜地地回家。
佳肴还白搭几十斤大米!
有勤快聪慧的妇人,很快就掌握了做法,虽做的不如佳肴做的好,但也可口美味,立即就出摊开卖。
待广州府的商人来新安收购蚊香的时候,一进新安城,城门口寄放牲口的大棚让他们诧异了一下,入乡随俗地掏一文钱把车马寄放了。
待进城后,更让他们诧异的来了。只见眼前这县城,街道干净,不闻臭味。两侧下水道不见黑泥脏水,简直比广州府还要干净几分。
同行中有人道:“我去年才来了一趟新安,给水师送东西。那城中脏臭的哦,不愧是整个岭南最穷的县城之一。
百姓个个黄瘦肮脏的跟乞丐无二,到处都是粪便臭水。这才大半年,怎么就这么干净了!”
有人内急:“等等,我寻个茶楼借个茅房。”
有人笑道:“在新安县你还借什么茅房啊!随便找个墙角树下解决就行了!”
那人听丛,才到墙角解了腰带,就见两个路过百姓骂道:“哪里来的野人,敢在城中随地大小解!赶紧给我去公厕,小心告县衙抓你吃板子!”
那人吓的都不想尿了,一打听才知,新县令上任第一件事就是在城中建公厕,严禁随地大小便。抓到一次警告,二次就要吃板子。
一行人到了最近的公厕,却见是青砖所建,厕坑也不是像农村那样一个大臭缸,看了就反胃。而是石头筑的,角落还焚着香,异味不重。
几人都感叹道:“一斑窥豹,看来沈县令确实有些能耐,咱们若是遇到他切莫失礼!”
很快他们又发现,街头许多吃食摆位,写着大大的‘河粉’招牌。不禁好奇:“这河粉是何物?从未听说过。”
“尝尝即知。”
找了家大点干净的棚子,掌厨的是个麻利的中年妇人,正是赵衙役妻子的摊棚。
见来客立即笑问:“几位客人吃什么?小店有炒河粉、瘦肉汤河粉、鸡蛋汤河粉、素汤河粉。也有米糕,梅菜咸骨粥。”
几人已经看到别的客人在吃那河粉,约有半指宽,洁白薄韧,肉汤浓香,搭配点缀的青葱芫荽也显得诱人的很。那吃粉人低头啜着,一口接一口,吃的极为满足。
几人都悄悄咽了下口水道:“就要瘦肉汤河粉。”
不到一刻钟,几碗粉上桌,妇人又各取一碟腌萝卜和辣椒酱,笑道:“客人慢用。”
待几人吃了粉,无一不赞:“北方人都道岭南无面,食之无味。真该让他们吃一吃这河粉,看咱岭南吃食够不够味!”
那妇人闻言笑道:“这可不是面,是米做的。麦成面,米成粉。这是我们新安特有的粘米做成的,客人在别处可吃不到。”
待付钱时,一碗瘦肉河粉要八文,这个价格在岭南算是贵的。八文都能炒个小菜配碗米饭了,可他们都觉得值!还笑说,这粉店若开在广州府,一碗能卖十五文!
--
作者有话说:
‘河南花满忆潘安’和‘冰桃对雪藕’皆出自笠翁对韵。
终于有生意上门了
那妇人听到这话笑道:“客人想学这粉也简单,只管去找我们县令大人府上的沈小哥,二十两银子就能买去配方。人家水师军营都买了呢!”
那一人听惊叹道:“这沈小哥可是做蚊香的那个?”
妇人道:“除了他还会是谁呢!原来几们客人也是来买蚊香的啊,拙夫正好在县衙当值,听他说昨日有水师人找沈小哥买蚊香,还放言有多少要多少,价格好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