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东都洛阳的屏障。
奉命讨叛军的将领封常清高仙芝,并非无能,相反,他们也是曾征讨达奚部叛乱、破小勃律的名将。
只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封常清当时所带领的军队,早已不是初唐的精兵,而是……现招募的百姓与市井之徒,史载“常清所募兵皆白徒,未更训练。”
兵败。
洛阳失守,东都沦陷。
封常清高仙芝转而死守潼关。
潼关是军事要地:北踞黄河,南临大山,是绝佳的易守难攻天险要地,同时也是护卫在长安京城前的最后一道关卡。
安禄山的叛军也确实被两将挡在了潼关外不能寸进。
彼时军情如火。
而这时候,就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作为一个皇帝,在东都沦陷战事扩大后,李隆基并没有第一时间丢盔弃甲,带着妃子等内眷跑路。而是留下来坐镇试图平定叛乱。
坏消息,他试图平乱,还不如直接跑路。
*
圣陵影壁前。
“死守潼关无错。”
从安史之乱战事起,诸多武将(包括二凤皇帝在内,擦干眼泪后)自然就忍不住开始讨论,在家里根子烂掉绝大部分,兵力羸弱的情况下,若是他们为帝王为将领,该怎么应对安史之乱。
固然那几位神操作人员,觉得凭他们应当也能守住武牢关,守住洛阳。
但随着
电影的推进,他们很快达成共识的观点便是:若是洛阳已经丢了,那么死守潼关保长安是没有错的。
尤其是,接下来叛军安禄山那边犯了错误——
攻潼关西进长安受挫后,安禄山并没有特别坚持一鼓作气,集中所有力量去攻打潼关,反而先在洛阳称帝,甚至还分兵东掠(主要是东掠还不太顺利,手下将领还被嘎掉了)。
这其实就给了朝廷绝大的反击机会!
到这儿,诸多懂战略军事的帝王将相们都眼前一亮:敌人的错误就是己方胜利的契机——
长安犹在,帝王犹在,而敌人却锐气已减甚至遭遇了兵败,正该趁此调动所有能调动的力量,尽快平叛!
然而接下来,他们就看到了李隆基的操作。
李隆基派去封、高二人军中监军的宦官边令诚,因二将不肯奉承听从于他(不肯听他的瞎指挥),回长安面圣时就奏‘封常清高仙芝二人故意弃地败走’更诬高仙芝‘盗减军士粮赐’。
李隆基闻言大怒,下旨斩杀二人。
当电影演到李隆基“敕发军中,立斩高仙芝封常清’的片段时,所有方才还在讨论如何守潼关、如何调动各道军队更高效的帝王将相们,霎时震惊愤怒到瞠目。
杀掉了……
杀掉了!
临阵杀将!而且还是听信一位宦官监军的谣言连杀镇守潼关的二将!
二凤皇帝他不能明白:这愚蠢的究竟从何而来?!
作为曾祖父,他生前未见过
雉奴的幼子殷王旦,因此他下意识先看向李隆基的祖父李治,然后很快摇了摇头,不,雉奴为帝期间用李勣、苏定方、刘仁轨等人皆无所疑。
目光又落在儿子身侧的武皇,很快也在心底否定:这遗传也不能说是来源于她。
武皇执政期间事他是在地下亲眼所见,在军事上,武皇曾下过一道旨意废除监军:“古者名君遣将,阃外之事悉以委之。比闻御史监军,军中事无大小皆须承禀。以下制上,非令典也,且何以责其有功!”[2]
作为皇帝,既然派遣了将领,就应该是信得过诸事托付之。若再跟个御史(对,还不是太监,而是正经御史监军),岂不是制约牵绊?
于是武皇的态度,大致就概括为: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且不要外行指挥内行!
太宗皇帝看过这两位,实在找不出什么遗传的缘故,让李隆基干出这件事来!
画面一转,敕令到达军中。
接下来观影壁前诸魂肃穆一片,停止了所有对李隆基的怒斥,只随着电影中的片段,在静送两位枉死的将军——
封常清曾接连派了三回麾下兵使去长安回禀平叛的局势,然而李隆基皆不肯召见。封常清无奈,接旨赴死,死前唯有一句话。
“臣死之后,望陛下不轻此贼,无忘臣言!”[2]
敕令到了高仙芝处。
他被边令诚诬陷的罪名更多一条,于是起初他不肯赴死,只道:若是陛下以御
敌兵败处死他,他无话可说。但,天地可鉴,他从未‘盗减粮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