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格党党>不能忘却的纪念歌曲 > 第9章 第三次战役2李奇微走马上任了(第1页)

第9章 第三次战役2李奇微走马上任了(第1页)

在朝鲜战场上,沃克与麦克阿瑟之间的紧张关系,一直是人们私下里热议的话题。麦克阿瑟对这位曾是巴顿麾下、指挥装甲兵团、有着“猛犬”之称的将领沃克并不抱有好感,也缺乏信任。同样,沃克对麦克阿瑟那种自负、傲慢的态度也心存不满。

即便在麦克阿瑟指挥美军仁川登陆成功,威望正如日中天之时,沃克也不甚服气。他认为,仁川的胜利只是表面现象,并未一举歼灭朝鲜人民军主力,至于后面的行动,无论战术上还是战略上,败笔居多。

他认为,美军在匆忙越过三八线时,就已经埋下了众多潜在风险。过了三八线后不顾前方敌情,在东西两线间隙拉大和部队翼侧没有安全保障的情况下,贸然突进,更是将美军置于危险境地。

他抱怨说,麦克阿瑟坐在东京的大楼办公室里,对着墙上的地图,向前线号施令,与战场的实际情况相去甚远,脱离战场实际。他在前线根据实际情况所采取的合理措施,却常常因为麦克阿瑟的干预和指责而无法实施。

第集团军败退后,沃克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挫败感。他私下向亲近的人透露,他认为自己的指挥权被撤销,可能已是早晚的事。

月日,沃克下令放弃平壤,将部队全部撤到临津江一线。

这一天,恰是他岁生日。

第集团军的撤退度之快令人震惊,以至于战地记者们纷纷用“沃克飞快地逃跑了”来形容当时的场面。尽管如此,中国军队并未起追击,这让沃克感到困惑不解。他不确定这是否是出于政治上的考量,还是受到了其他因素的限制,或者中国军队正在策划一场规模更大的迂回行动。

在月日,沃克下达了一项命令,要求摧毁三八线以北的所有即将被遗弃的桥梁和隧道,无论是公路还是铁路。工兵指挥官提出了一个建议,他询问是否可以仅破坏一些具有战略意义的桥梁,而对其他桥梁则只破坏一个桥孔,这样在未来的反攻中,只需进行简单的修复就能重新投入使用。

沃克坚决地回答道:“全部彻底摧毁,无需考虑再次利用的可能性。”

第二天,沃克就因车祸丧生。

月日晚,时年五十五岁的美国陆军副总参谋长李奇微中将,接到陆军参谋长柯林斯将军的电话,只听到电话里头急切的说:“马特,马上赶到五角大楼开会,出事了,沃克死了。”

此前,参联会与麦克阿瑟有过约定:

一旦沃克出事,其第一接替人为马修·李奇微,第二接替人为范佛里特。

因此,沃克死讯一传到东京,麦克阿瑟就电告参联会,要求李奇微马上到第集团军上任。

李奇微于年从西点军校毕业,当时该校校长正是麦克阿瑟。

在西点军校期间,李奇微军校生展现出成为一名出色职业军官的所有潜质。他仪表堂堂,性格严肃而简朴,并且担任了军校橄榄球队的队长。这一职位并非轻易获得,橄榄球是美国最为狂热的运动,而西点的橄榄球队更是美军的象征,许多曾在这个队长位置上的人最终都成长为陆军的中流砥柱。西点军校的经历为李奇微铺就了辉煌的职业道路。

然而,李奇微对他的校长麦克阿瑟并不十分“感冒”。麦克阿瑟那种“夸大其词、吹嘘自己的恶习”,和“把子虚乌有之事归功于自己的癖好”的习惯,让李奇微对他保持距离。

军人的机会在于战场。

在经历了长达二十五年的漫长等待之后,李奇微少尉终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获得了担任第空降师师长的机会。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空降师作为一种新兴兵种出现时,李奇微将军以其思想的灵活性和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推出了创新战术,越了大多数美军将领。年月,在西西里岛的登陆战役中,他指挥第空降师,成功实施了美军历史上次大规模的夜间空降行动。

阿登战役期间,担任战略预备队的第空降军紧急增援前线,为战役的最终获胜立下了汗马功劳,时任军长李奇微遂以战术机敏、行动果断享誉美国陆军。

从那时起不过短短十年,他便升任陆军副参谋长的职务。

李奇微凭借卓越的个人才干证明了自己快晋升的理由是充分的,他以“坚强的意志和出色的指挥能力”在美军中声名远扬。同僚们普遍认为,李奇微终有一天会登上美国陆军权力的顶峰。

在任何国家的军队中,像李奇微这样锋芒毕露、精力充沛,正值上升期的将领,都是最难应付的角色。李奇微来到五角大楼后才得知,麦克阿瑟早在沃克尚在世时,就已将他视作沃克的继任者……

杜鲁门对麦克阿瑟的不满由来已久,先,麦克阿瑟这位老将,居功自傲,目中无人,对总统的权威和陆军指挥层缺乏应有的尊重。其次,他在朝鲜战争的理念上,与美国政府存在根本性的分歧。在杜鲁门及其亲信们看来,这场战争仅是一场局部冲突,美国的重心应始终放在欧洲,不可能将所有资源投入到远东地区。因此,他们认为在适当时机应当及时收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麦克阿瑟则从军人角度出,极力主张将战争推向更大规模,并且频繁地表与美国政府立场相悖的言论。最终,杜鲁门总统忍无可忍,决定将他撤职。

在年,李奇微便已荣升为三星中将,其资历之深厚不言而喻。加之他在朝鲜战场上的卓越表现,由他来接替麦克阿瑟的全部职责显得尤为恰当。事实上,杜鲁门、马歇尔(时任国防部长)、布莱德雷(参联会主席)以及柯林斯(陆军参谋长)或许早已对此有所考虑。

李奇微到任第八集团军是o年月日,仅仅四个多月后就飞往东京接任联军总司令和远东美军总司令,明显是有点预谋的。再过一个月以后的年月,李奇微顺理成章晋升陆军四星上将,职衔正式配套,当然,这是后话。

月日,李奇微与麦克阿瑟在东京见面,麦克阿瑟明确表态:

“你可以得出自己的结论,自己作出判断。我一定支持你的工作,我对你是完全放心的。”

李奇微拜见麦克阿瑟后,立刻离开东京,直接飞往南朝鲜的大邱机场。

历经两次战役,美军在与中国军队的交锋中,对于对方的优势和短板已有了深刻体会。彼时,有两份美军文件曾对此进行过较为详尽的剖析。

其一为志愿军所缴获的第集团军司令部《战斗情况报告第六号》。此报告以参与过军隅里地区作战的美军第师所属个步兵连官兵的口头反馈为依据整理而成,其核心内容在于解析中国军队进攻行动的战术特征,尤为强调了中国军队在侦察、火力运用等方面的薄弱环节。

报告指出,据对美军个连的调查,除个例外,在战斗中遭受攻击的美军阵地,其位置在战前均未被中国军队精准掌控,打的基本都是遭遇战,“敌我双方在最初都颇感意外”。即便那些被中国军队成功攻克的指挥所、炮兵阵地和后方关键设施,也多属偶然,而“并非详细侦察与精心计划的成果”。

在火力方面,据报告所述,中国军队的炮火效力有限,难以对美军构成重大损失,士兵们对此并无畏惧。在战斗中,对美军构成最大威胁的是精准的机枪火力,而非被过度渲染的手榴弹。

尽管中国军队在近战中倾向于使用手榴弹来解决问题,但其实际战斗效果并不理想。

究其原因,其一,“中国士兵臂力较弱,不适合投掷手榴弹”(据统计,中国士兵在平地从下而上投掷手榴弹的最大距离为o码(-米));其二,“手榴弹本身的杀伤作用有限”(美军士兵在战斗中被手榴弹炸伤的情况较多,炸死的情况较少,似乎只有在身体或头部与手榴弹直接接触时才会导致重伤)。

若按照杀伤效果,对中国士兵手中武器的实际威力进行排序,位列位的是轻机枪,其次是迫击炮(通常口径为o毫米),再次是手榴弹、汤姆式手提冲锋枪和步枪。

另一份材料乃是第集团军作战研究室的《关于中国作战状况的评估备忘录》,是以第陆战师于长津湖地区之作战经验为根基所撰写而成的。备忘录明确指出:于长津湖地区,中国军队“从未成功将我军包围,亦未曾将我军任何重要部分予以分隔,更未突破我军整体防御阵线之简易外用攻势”;中国军队各师投入作战后“仿若迅耗尽其预先储备之物资。因再补给未能及时跟进,彼等之战斗力于当时便不复存在”。

在炮火方面,中国军队次进攻都得到小型炮兵部队的支援,但每次都不过门炮,而且炮弹还被限制,只使用数。他们的主要攻击武器,是毫米口径的重机枪,以及冲锋枪、步枪和木柄手榴弹。

在设置障碍方面,虽然他们在“最关键的地方,适当地使用了炸药”,并能“用最少的炸药,达到最大的伤害效果”,但由于没有重型的爆破器材,只能对几座小型桥梁造成破坏,而无法用巨石切断整条道路。

备忘录描述了寒冷气候对中国军队造成的严重影响,称“我们现敌方的许多士兵,在没有被子弹或弹片击中的情况下就死了,是严寒冰冻的牺牲品”。

备忘录还写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