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夏虽然是红星制药厂总工程师,但像这种规模的地方国营企业,总工程师这个位置,实际上已经变成了一种行政职务,因为他既不关注新技术新产品,又几乎不跟外界进行技术交流,更不从事技术研,总工程师的职能,仅仅是对厂里的现有技术进行管理,所以,老夏对方翰民的观点持怀疑态度。
方翰民知道自己的观点无法让老夏信服,他搬出五月份全国制药科技研讨会上的专家意见,老夏这种人,向来比较迷信权威,一听专家们都这么认为,他竟然有些相信了,“磺胺类药物过时,红星制药厂怎么办呢?”
“夏总,过时的说法并不准确,我宁愿用市场空间逐渐缩小来描述这件事。这包括三方面含义,其一,刚才我已说过,替代磺胺类药物的抗菌药物还在研之中,距离临床应用至少还有三五年时间;其二,即使替代磺胺类抗菌药物的产品应用于临床,也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完全将其取代,那得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三,磺胺类抗菌药物虽然在临床应用中表现出很多不足,但某些特殊领域还离不开它。”
老夏点了点头,“也就是说,这种药物还不至于一下子停产。”
“在可预见的未来,都不可能停产。我想说明的是,因为其市场空间越来越小,即使一车间设备产能没问题,红星制药厂也没有扩大产量的必要。”
因为引出了额外话题,方翰民跟老夏在产品精制岗位待了半个多小时,“夏总,还去别处看看吗?”
老夏看了看表,“还有一个小时才下班,再去别的岗位转转。”
两人来到结晶岗位,方翰民照例向老夏介绍工艺条件和操作过程,“本岗位在新老工艺中的作用差不多,但结晶颗粒大小有所不同。”
“哦,对产品质量有没有影响呢?”老夏马上警觉起来。
“已经做过多次测试,对产品质量没有任何影响。”
“你们做没做过分析,什么原因导致结晶颗粒尺寸生变化?”
“很明显,因为原料路线不一样,缩合反应机理生了变化,影响了结晶度,最终导致晶体颗粒在尺寸上有所区别。”
“只要产品纯度没有变化,晶体颗粒大小倒不是问题,因为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都要进行粉碎。”
“实际上,因为新工艺得到的晶体颗粒较小,晶体中夹带的杂质相对较少,通过多次测试比较,现在的产品含量还略有提升。”
“嗯,这在情理之中,晶体颗粒越大,越有可能夹带杂质。”
。。。。。。
三天以后,方翰民来到袁厂长办公室,向他汇报一车间工艺改造情况,“还没形成文字材料,先做口头汇报吧。”
“文字材料不着急,你大致说一下过程,再详细说说结果就可以了。”袁厂长总是很理解这位年轻人。
听了方翰民的汇报,老袁对结果很满意,“工艺改造很成功,这就是技术进步的作用,所以,红星制药厂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实施此前制定的科技进步规划。”
“现在,技术科在一车间的工作已经完成了,按理说应该把我们的人撤回来,但是。。。。。。”
“你们负责的工作完成了,当然应该把技术科的人撤回来,否则,人家一车间的领导没法工作。怎么,还有什么问题吗?”看见方翰民没把话说完,老袁追问道。
“我是担心技术科的人撤离后,一车间的两位领导能不能对生产进行有效管理。”方翰民小声说道。
“当初二车间的两位领导,在你们撤走后都能接过去管理,一车间为什么就不行呢?”
“袁厂长,具体情况不一样啊!当初在二车间搞工艺改造时,他们的车间主任和技术员全程紧跟,最后对每个岗位的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都很熟悉。一车间的两位领导,特别是他们的苏主任,每天坐在办公室,对车间的情况基本上不闻不问,我觉得他对新工艺没有做到完全了解。”
“原来是这样!你担心老苏没有掌握新工艺,怕他在管理上出漏子?”
方翰民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但这只是你的担心,要是老苏在暗中学习,故意不让你知道,实际上人家对新工艺已经了如指掌,有没有这种可能呢?”老袁是厂长,阅历又丰富,他考虑问题比方翰民还谨慎。
虽然方翰民根本不相信苏文权会在暗中学习新工艺,但袁厂长提出这种假设,他也没法否认,毕竟他的担心也是一种没有根据的猜测。
“也许吧,苏主任是厂里的老领导,他应该有足够的自觉性。”方翰民悻悻地说。
过了一天,在向一车间两位领导交代了一些注意事项后,方翰民和两位助手全部撤回技术科,他让蒋国新和徐辉坐在办公室,准备编写一车间工艺改造的书面汇报材料。
为了这次技改,两位助手忙碌了三四个月,跟方翰民不一样,他们都是有家有口的人,长时间泡在施工现场,不仅自身劳累,也很少顾及家庭,让方翰民都觉得有点愧对他们,现在终于忙完了,方翰民想给两位助手放几天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