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格党党>琳琅600∪4 > 第27章 宗派世家之冰山一角三(第2页)

第27章 宗派世家之冰山一角三(第2页)

儒家在涵养心性方面下功夫,用诚用敬,宋代大儒程颐说:“学者须先识仁。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智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以诚敬存之而己。”

“体仁”就不是一个纯思辨的问题了,需要“践履”,需要“在事上打磨”,也就是要实践,途径就是“存诚”和“居敬”。

存诚,就是对事物长期永恒的激情,居敬则是对事物要有自内心的敬畏,激情和敬畏结合,才能有学习钻研的动力,以这样的精神,才能格万物而知天理。

对待事情浅尝辄止,敷衍了事,是一生碌碌无为的行为表现,瞄准应该达到的目标,然后借助实实在在的路径,一步一个脚印的往前走,并且对过程存诚存敬,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不冒进,不退缩,并且又不失激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天地之事固然迷人,但是先事人而后事天,先渡己而后渡人,这就是人生,就是生活。

大道至简,淳朴自然

大道至简,是中国哲学重要命题。道在中国哲学中,是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表示终极真理。

《易》之“三义”包括:简易、不易、变易。这“三义”概括起来就是“大道至简”。

大道至简即指大道理(基本原理、方法和规律)是极其简单的,简单到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

人往往追逐过多的外部欲望,忘却了自己其实不需要那么多东西,“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其实生活是简单的。

《庄子?天地篇》中讲了一个故事:

孔子的学生子贡到南边的楚国游历,返回晋国,经过汉水的南沿,见一老丈正在菜园里抱着水瓮浇水灌地,用力很多而功效很少。

子贡对他说:“有一种机械可以让你省力气,用木料加工成机械,后面重而前面轻,提水就像从井中抽水似的,快犹如沸腾的水向外溢出一样,它的名字就叫做桔槔(古代的杠杆工具)。”

种菜的老人变了脸色讥笑着说:“我从我的老师那里听到这样的话,有了机械之类的东西必定会出现机巧之类的事,有了机巧之类的事必定会出现机变之类的心思。

机变的心思存留在胸中,那么不曾受到世俗沾染的纯洁空明的心境就不完整齐备;纯洁空明的心境不完备,那么精神就不会专一安定;精神不能专一安定的人,大道也就不会充实他的心田。我不是不知道你所说的办法,只不过感到羞辱而不愿那样做罢了。”

上善若水,处下不争

上善若水,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duu,故几于道。”

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处于众人所不注意的地方,所以是最接近道的,即做人应如水,水滋润万物,但从不与万物争高下,这样的品格才最接近道。

在道家学说里,水为至善至柔;水性绵绵密密,微则无声,巨则汹涌;与人无争却又容纳万物。人生之道,莫过于此。

曾国藩九江一战,被石达开打得大败,苦心经营的水师全军覆灭,伤心之下,投湖自杀,被部下救起。恰逢他的父亲去世,曾国藩回家守孝,郁郁寡欢。

他始终不能明白:为什么自己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却不能见容于湘赣官场?为什么对皇上忠心耿耿,却招来元老重臣的忌恨,甚至连皇上本人也不能完全放心?为什么处处遵循国法、事事秉公办理,实际上却常常行不通?

他心里充满着委屈,心情郁结不解,日积月累,终于酿成大病。一天他的弟弟告诉他,有个老和尚看病很准,不妨一试。

老和尚听说来人是曾国藩,连面都没见,写了一张纸条给他。曾国藩打开一看:“黄老治心病”。曾国藩心想:“尽管《道德经》我都会背诵,也不妨再好好研究一下”。

曾国藩一边反复阅读《道德经》,一边不停反思自己出山五年来的挫折,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通过细细品味、慢慢咀嚼,终于探得了这部道家经典的奥秘。

这部貌似出世的书,其实全是谈的入世的道理。

只不过孔孟是直接的,老子则主张以迂回的方式去达到目的;申韩崇尚以强制强,老子则认为“柔胜刚,弱胜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江河所以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这句话说得多么深刻!老子真是个把天下竞争之术揣摩得最为深透的大智者。

曾国藩想起在长沙与绿营的龃龉斗法,与湖南官场的凿枘不合,想起在南昌与陈启迈、恽光宸的争强斗胜,这一切都是采取儒家直接、法家强权的方式。

结果呢?表面上胜利了,实则埋下了更大的隐患。又如参清德、参陈启迈,越俎代庖、包揽干预种种情事,办理之时,固然痛快干脆,却没有想到锋芒毕露、刚烈太甚,伤害了清德、陈启迈的上上下下、左左右右,无形中给自己设置了许多障碍。

这些隐患与障碍,如果不是自己亲身体验过,在书斋里,在六部签押房里是无论如何也设想不到的,它们对事业的损害,大大地过了一时的风光和快意!

既然直接的、以强对强的手法有时不能行得通,而迂回的、间接的、柔弱的方式也可以达到目的,战胜强者,且不至于留下隐患,为什么不采用呢?

后来大彻大悟的曾国藩,展现于世人面前的再也不是当年那个桀骜不驯、凶神恶煞的“曾剃头”了。

为使自己的学生李鸿章更好地挥才干,曾国藩宁愿让出自己的位置;为联络旷世奇才左宗棠,曾国藩情愿把自己比作“雌”,把左宗棠比作“雄”。曾国藩是用“心”一举打败了洪秀全。打败洪秀全以后,曾国藩毅然解散了他苦心经营的军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后人都非常推崇曾国藩,推崇的正是他“上善若水”的心境。

道家崇尚“水”,崇尚“不争”,崇尚“柔弱”、崇尚“无为”,崇尚“无私”。听起来很深奥,从道学演变出来的“武学”,诸如“太极”、“八卦”等拳法就可以看出,没有哪一种是进攻的,全部是防守。

在防守中寻找对方的弱点,再借攻击者的力量来攻击其弱点,以守为攻才是其奥妙所在。

无论处人还是处事,要想把防守做到家,没有“上善若水”的心态,是做不到的。也就是说:道家是修炼心境的。

当然,华夏的智慧不只这些,这些仅仅是冰山一角罢了。

聊得差不多了,二人走出茶室,当一凡正要掏出手机付账时,最初接待二人的那位慈眉善目的老者走到收银台,告诉一凡,茶钱不用了,茶馆的老板说认识你,这顿茶算是他请客,聊表谢意。一凡也没有太坚持,只是心想这家茶馆的老板何许人也?苏姑娘好奇地盯着一凡,眼睛里充满了好奇。乔一凡,乔一凡?她突然惊叫了一声,然后马上用手捂住了性感的小口,东张西望着。

一凡心想,她估计是听说过自己的事迹,只是之前没能把人物形象等联系到一块吧。做为中国的当代民族英雄,第一位紫金勋章获得者,中国能有几人不知,几人不识?

通过接触,一凡知道苏姑娘的心性很是不错,于是提出:“苏小妹,你是否愿意跟我和有几个朋友进一步深入了解一下?毕竟出门在外,多一个朋友就多一条出路,群策群力强于孤军奋战。中国有句谚语‘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

苏云清盯着一凡的脸看了一会儿,仿佛体会到了他的真诚,点头同意了。

两人走出茶馆。一“老”一“少”,一剑一兽。

外面风轻云淡,阳光正好。

喜欢琳琅视角请大家收藏:dududu琳琅视角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