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皇帝惊道:“京郊竟还有狼?”
又听安国公在那头,惊叫声中也有女声,他心里不知为何起了某种猜测,脸色变幻着,忽然道:“去!去寻安国公!”
几名侍卫得令前去搭救,老皇帝也不肯留下,踱了几步,仗着护卫众多,竟拍马跟了上去。
只见一片树林深处,挤挤攘攘站了许多国公府的亲卫,一匹老狼倒在血泊里,已然毙命。而安国公须发蓬乱,狼狈坐在地上,被亲卫牢牢护着,脸色惨白,身上溅了血。
老皇帝目光逡巡,在场的只有一名武将家的小姐,同是追猎而来。他刚松开眉头,竟又听到一阵马蹄声,有人急急策马而来,见到地上一滩血迹,登时惊呼一声,险些摔下马。
赫然是梁昭仪。她见了安国公的惨状,面容惨白,居然不能自主地向前走了两步,又顿住,一下瘫软在地上,被侍卫搀扶起来。
这一切在外人看来没有丝毫问题,意外受伤的重臣和受惊的妃嫔罢了。
老皇帝却像证实了什么,脸色陡然间难看至极,一把将马鞭掷在地上,勃然大怒道:“来人,来人!将安国公拿下!”
萧知遇远远赶过来,正听到这一声怒喝,便清楚一切都要结束了,父皇心里已有定论。
上个月,太子与他交流掌握的证据时,曾叹息证据不足,连自己也只比陆霖多知道一声铃响:那宫女当晚虽未看清嫔妃的面,却听见了铃铛声动。
一道铃声又能证明什么,宫中多有悬挂风铃之处。
皇帝不想相信的,再多的证据也打动不了;然而只要起了一丝疑心,便是一根头发丝,一声铃铛响,也叫他怀疑甚至动杀心。
安国公被五花大绑,逆贼一般带回去,犹在喊冤。在场的众臣百思不得其解,不知发生何事,揣测着安国公哪里触怒了皇帝,竟能在围猎时被押下。
萧容深赶回帐中,面有愕然,还想求情,老皇帝见到他却大怒,一脚踹在他心口:“若有敢求情的,同罪论处!”
这到底是丑事,没能传扬,围猎草草结束,摆驾回宫。
萧知遇坐在马车中,听车马辚辚,众臣官眷心思各异议论不已,他掀了车帘,忽见围场的外边,旌旗层层高举,执兵护卫的众多北庭禁军中,竟是张闻喜领头。
来的时候他心思全在皇帝那边,不曾注意,眼下忽然发现不对,这种场合有北庭统领跟随御前就已足够,张闻喜只是个副统领,该留守宫中,怎会调来围场?
萧知遇心里一沉,极快地往后瞧了眼睿王府的车马,毫无异常。连方才安国公被绑时,裴珩都只在后边坐在马上,面无表情。
他心里不安,幸而一路风平浪静回到宫中,他方松出一口气,派了进宝出去打探。
进宝回来时也有些忧色:“咱们这边北门的守卫没换,但奴才打听了外边,据说去年重阳之后,北庭禁军频繁调动,连大统领也换了一个。”
去年重阳……萧知遇听到这里便明白了,西城门那时护卫他的两名禁军,恐怕让父皇彻底对北庭生了疑虑。然而如此频繁调动,势力错杂,会导致许多禁军更听从张闻喜这个根系更深的副统领的指挥。
这样一来,北庭势力分裂,再加上南衙,岂非大半已掌握在裴珩手里。
今日围猎的混乱状况,倘若裴珩有意行刺皇帝谋朝篡位,也并非不可能成功。
想到这里,萧知遇身上一寒,虽庆幸并未发生,但也心知肚明,这一天恐怕不远了。
他并不在乎帝座上的是谁,甚至觉得裴珩也许更合适,然而自古帝位交替,宫内宫外必定不太平。
当晚宫中剧变,老皇帝连夜提审陆霖,半个时辰后梁昭仪被打入冷宫,安国公暂且押在刑房,容后审理。昭斓郡主匆匆进宫,原还想面圣叩问缘由,却半途被长公主唤去,再也没出来,母女俩都未出面求情,就此沉默。
萧容深暂未被牵连,在御前长跪不起,极力自证清白,东暖阁一时俱是五皇子声泪俱下的告罪声。
整个皇宫,乃至外朝俱是人心惶惶,都在猜测五皇子和安国公的命运,萧知遇坐立不安,担忧的却是裴珩谋反之日会否天亮就要到来。
到了深夜,他心浮气躁毫无睡意,依旧在外间坐着。烛火一盏,映得人脸上明明灭灭,他觉得自己在宫中能停留的时间也许不多了,有些事得早些准备,便吩咐进宝收拾些重要之物。
进宝将贵妃的遗物收拾了,多是些小物件,整整齐齐塞进箱子里,“殿下要回睿王府了?”
萧知遇一顿,摇头道:“莫提旧事。”
进宝半懂不懂的,又去翻找书架,翠微院除了大婚时的贺礼,没什么好东西,书倒是不少,有些陆贵妃生前带过来的珍本古籍需得收好。他拿了板凳垫着,伸手一抽,书架上面堆积的书实在太多,哗啦一声猛然倾泻下来。
进宝叫了声哎呦,萧知遇也不怪罪,蹲下身一同捡起书来,翻来翻去,忽然拣着几本眼熟的。
再一看,是多年前文华殿读书时的抄录本,他被幽禁后,裴珩与他决裂时专程送回来的。
纸张早已泛了黄,萧知遇缓缓翻动着最旧的那本,上面还留着他小时候的字迹,在旁写着批注。
往事不可追,他心里说不出什么感受,正要放到一边,忽又顿住,只觉手感不对。
这本的封底比旁的厚实,连纸面也比同本封面的颜色浅一些,仿佛是另加的一张,若非拿起细看,简直难以察觉。
萧知遇怕勾起伤心事,多年来从未动过,此刻心中升起一种怪异的预感,不由怔愣片刻。他挪近了烛台,又叫进宝拿了剪刀,小心翼翼将封底割开了。